北雄第1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986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皇帝做的诗是如此的华丽,夸张的道尽了长安上元夜的盛景,几乎没给后来人一点活路。
像是三兄弟之中文才最好的李义琰就触景生情,琢磨了半天,最后不敢献丑,一口气憋在胸口,觉着分外的难受。
三兄弟向前行去,李上德满眼迷离,嘴上还不闲着,“兄长向来自恃才高,如此情景在前,能无所动?不如赋诗一首,以记今日可好?”
换来的是李义琰重重一声冷哼,连那别致的花灯看在眼中也没了多少滋味……
半晌才憋出一句,“青玉案在前,谁还敢言上元词?”
===第1441章分道===
灯会的有趣之处很多。
这两年随着长安重启上元灯会,地方上很多城池也跟随在后。
当然了,一般的城池是不会费这工夫的,那需要财力物力的支持,你在这里糜耗许多,那就得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朝廷是有显示承平已至的心思,可却不会支持这种浪费的行为,以如今大唐的国力也耗费不起。
所以说能够举行上元灯会的城池名单里面,只有那些大城才行,比如说洛阳,晋阳,江陵,扬州,成都等地。
而长安作为京师,上元灯会从各方面来说,肯定都是首屈一指。
办了两次之后,因为朝廷对此态度宽松,花样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今年灯会的街道两侧,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摊贩,有的卖些吃食,腌菜,有的则卖些小灯笼,供人提着前行,还有一些别致的小玩意等等等等。
之外那些百姓们的议论没有错,卖这些东西的都是穷苦百姓,稍微有些产业的人家,便不会大冬天的来受这等苦楚。
当世人们的商业头脑没那么花花,只有那些挣扎求存的人们才会舍得下这个脸面,受得了这个寒苦。
…………
皇城之中如今住进了一些人家,还有不少府邸荒废。
今年上元佳节,官府就把街道两旁的空置府邸腾了出来,供人们休憩避寒所用,办的已是十分周到。
比如彩玉坊的青楼得到官府允许,今年大举入驻灯会。
他们不差银钱,聚起来商量了一下,还要选出灯魁,花灯的式样那一定要花费不少心思,娘子们才艺展示也是重头戏。
天寒地冻的时节,又不能把楼里的娘子给冻坏了,便想了些办法。
筹资把临街荒废的府邸赁下,让娘子和从人们轮流进去喝些热乎的汤水,暖暖身子。
官府有鉴于此,便在皇城西边给他们专门弄了个地方。
为免招引的人太多,发生踩踏事件,长安令衙派了衙役给他们维持秩序,花费自然是要青楼来出,不用官府承担。
这主要还是去年眼瞅着商事日渐兴盛了起来,朝廷的政令也是一个连着一个,就算没有明说鼓励商事,但大家都看的出来,对商人的管制是越来越松。
所以彩玉坊的商家也就受到了些优待。
而且朝廷主办灯会,也想让灯会更热闹一些,这不但是朝廷的意思,还有皇帝背书,目的是如此的明确,那
…………
如今皇城中的人家大多住在朱雀大街的东侧,西边则只有三家,吴王杜伏威的府邸就在皇城西边靠近城墙的地方,和成国夫人府一东一西遥遥相望。
左为贵,右为卑,人们在乎这个,以太极宫为准,东侧的人家就多,住西边的人就少。
只是今晚西边就比东边热闹的多。
彩玉坊的小娘子献艺于长街之上,是个男人不都得去瞅两眼?
当然了,东边要贵重一些,官府衡量了一下,不能厚此薄彼,便在东边举办了些诸如灯谜,投壶,杂耍,角搏等节目,俨然一副打擂台的样子。
而正中的朱雀大街之上,则是京师各个部衙制作的花灯。
因为去年这么弄过一次,各个衙门的人也都熟了,花灯式样翻新,上面还都带着各衙的明显标记。
比如太极宫承天门之前摆着的就是中书的花灯,足足摆出去两里多地,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唐典的律令条文,承天门两侧还摆着两个研判天官。
一下便把尚书省和门下省挤的没了影子。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