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986


不过今年长安的粮价愈发平稳,到了冬天,粮价刚刚有点上涨的苗头,粮仓中的陈粮便出现在了市面上,粮价硬生生比秋收之前还降了一些。
这事用后来的经济学一探讨,那可就复杂了。
可实际上,当世的情况非常简单,城中百姓受惠多些,大地主们则受了些损失,和农人的关系不大,没什么谷贱伤农之说。
甚至于很多时候,粮价越是便宜,说明世道越好,反而是农民的利益不用多做考量,因为市面上交易的粮食,都是贵族大地主在出售,官府则会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是不是出粮平抑物价。
农人不会随意买卖粮食,除了交取田税,剩下的粮食就是一家人一年所用,即便有富余,也要作为应急之用,哪里会售卖给别人?
只有真正的大地主,才会用粮食来牟利。
农人额外的收益其实是在麻田上面,一部分上交给官府,剩下的则会出给作坊,由此得到一些银钱。
另外就是他们会在私田上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大致上来说,只要世道太平,此时的农民就算穷苦,也能活得下去。
后来人总是说王朝的兴替,都是围绕着土地在进行,这话倒是不假,作为封建王朝最大的一个群体,农民若是活不下去了,王朝也就走到了尽头。
…………
李破还想到京兆府看看,但天气太冷了,大雪封途,遂被臣下们劝住,于是李破把元朗揪了过来问话,敲的他满头是包。
又跟着元朗去到家中,在那里用了晚饭,把元朗弄的很紧张,生怕这位皇帝姐夫一个不满意,又把他赶回到原来的小院去居住。
元朗家里的饭食味道不好。
元朗夫妻两个好像对此都不很在意,要不就是故意的,好让他少来登门……
李破小心眼的想着,毫不犹豫的翻开账本就给元朗记上了一笔。
最近他火气确实有点大,军情司那些人报上了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有人背后说就皇后诞下了两个儿子,其他宫妃生的都是女儿,不定就是皇帝刻意为之。
让李破头上有些冒火,可并没有当即发作,而是暗自警醒,军情司打探来的消息,值得商榷,不定就是人家得罪了他们,所以给人家罗织罪名呢。
这是特务机构最大的弊端所在,一旦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可谓是贻害无穷。谷
他们的独走一般都是从排除异己开始的,向皇帝递小话,扇阴风点鬼火,就感觉有些这样的苗头了。
军情司现在是由兵部侍郎张亮主管,谢政,刘朝宗两人辅之。
刘朝宗不在京师,而是去了幽州,在宇文歆那里任职,主要是探查辽东方向的各类消息。
谢政这人不好说,因为没在他身边待过,其人主掌的其实还是突厥方面,毕竟这人在突厥待过一些日子,对那边很是熟悉。
其余事务都是张亮亲自把握,这也是李破最为担心之处,张亮的忠心倒是不用怀疑,就是这人做起事来偏于凶狠毒辣。
乱世当中,尤其是乱世趋于结束的时候,这是个优点,但随着承平时节的到来,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但话说回来了,李破作为皇帝,却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留在朝中,为他耳目,往小了说,可以随时清除宵小,往大了说,也能震慑百官,让他们心有顾忌,不敢肆意妄为。
所以说,这是个悖论,要不怎么说历朝历代都会有这样的特务机构出现呢,不为别的,就因为它确实好用啊。
至于其弊端……那只能看在位的皇帝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了。
…………
李破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把张亮等人叫过来问询,他要再看看,这是不是军情司的一种试探……
只是这个小道消息实在有些刁钻,到底还是影响了他的心情。
女人们的肚子没动静的时候,大家会担心皇位的传承问题,儿子生的少了,他们就说皇室枝叶不很繁茂,皇帝还需努力才行。
等他娘的多了几个女儿,又说是刻意为之,这话要是传到李碧耳朵里,估计比他还要恼火几分。
合着怎么做都不对是吧?也不知是谁这么嘴碎?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若非有所考量,他是真想把人给弄起来,问问他家婆娘的内衣是什么颜色。
…………
他心情不好,便没去丈母娘那里,而是寻了元朗过来。
元朗在京兆尹任上也有两年了,小辫子一堆,只不过都是些小事,李破一直没工夫搭理他而已。
现在就要揪住其尾巴狠狠揪一揪,元朗本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一个人,顿时被揪的痛苦不堪,仗着情分不同旁人,不断告饶。
元朗还想让妻子给自己转圜一下,不想阿史那云真正在被姐姐摧残当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