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986


李碧没有必要出面,这种和突厥人私下往来的事情,虽说大家都在这么干,但摆到桌面上来就太说不过去了,总要给大家留diǎn面子嘛,让别人见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多不好。
怎么说呢,都是欲盖弥彰,既想当表砸,又想立牌坊。
李破这次也算是入乡随俗了一把,作为恒安镇的代表,和突厥人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外交活动。
李破觉着挺新奇,突厥人也没什么不满。
大隋臣属已经当了有些年了,对隋人也是相当的尊重。
礼物很厚很重,不求别的,只求通商互易,而且还流露出招揽之意,估计中原再乱一乱,只要你愿意,封你个什么可汗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官职在突厥不值钱。
突厥语李破还真懂一些,五年的塞外生涯,不是白过的,周遭的部落,说的差不多都是突厥语和汉话,李破也学了diǎn。
招待突厥来人的地方是在八面楼,恒安镇是绝对不会让突厥人光顾的了,这还是今年后半年第一支商队进入到云内城里的南下商队。
云内城里的人觉着挺稀奇,都在猜测着这支商队的来历,至于能不能跟这支商队交易货物,那还得恒安镇diǎn头。
现在在云内,恒安镇是说一不二,以前在这里说话算数的英雄豪杰们,跑的跑,死的死,黑社会的乐土,被军管完全取缔了。
突厥人来到云内城,也被云内城中的萧条吓了一大跳,这个地方怎么变成这模样了
就说嘛,今年北上的商队那么少,真是耳闻不如目睹,隋人这是又要筑长城了
突厥人有话总是藏不住,这一diǎn李破是十分欣赏的。
“天神啊,难道这里以后不准商旅行走了吗”
嗯,这口气李破听着挺熟悉,和欧洲人说上帝一个模样,而突厥的神明体系也挺杂乱,不过信众最多的还是圣狼,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圣狼的儿子。
天神嘛,位于圣狼之上,差不多等同于圣父圣子的关系。
他们其实是白人,家破人亡的南下之后,和铁勒人混杂在一起,变成了半白半黄的混血儿。
所以,代表阿力博斤设的这个突厥人长的挺有特色的,用后来人的审美观来看,应该算是很英俊。
身材高大而又强壮,高眉深目,皮肤虽然透着黑红,但还是比别人白皙许多,就是缺一双蓝眼珠儿。
见面没多久,这个家伙很自豪的声称,他把女儿嫁给了阿力博斤设了,来标榜着自己的身份其实不比李破差。
李破心里话,我还要娶李靖的女儿呢。
和直爽的突厥人相比,李破的回答透着中原人特有的狡猾和隐晦。
他结结巴巴的用突厥语说道:“你应该清楚,我们刚来到这里,根本无法分辨商人和马匪的区别,他们太乱了,而且竟然还敢袭击我们,所以,我们暂时关闭了这里,杀死那些不愿意听从忠告的家伙。”
“嗯,顺便也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向来往的商旅收取一些必要的花费,这个你应该懂的是吧”
高大强壮的突厥人马上表示了理解,“是的,强大的人总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强大,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嗯,收税也是强大的表现,只有那些尊贵的人,才能向别人收税”
看看,说的多好,多有哲理,这明显是举一反三的聪明人嘛。
不过还没等李破夸奖上一句,这位立马说道:“但你们收的税太重了,商人是无法忍受这样的重税的,你们这样做,只会赶走商人而不是留下他们让部落繁荣起来。”
嗯,你这是干扰他国内政,你知不知道,而且,你的一些同族,就埋在不远的地方,要不我送你去跟他们做个伴
李破翻起些凶狠的念头,第一次外交活动,他表示自己没多少经验,李碧那婆娘也没个主意,显然也不太知道,该怎么应对这种既非光明正大,又非常的光明正大的突厥来人。
“你来了,一切都会好的,不是吗”
别说,李破在说话技巧上,还是很有天赋的。未完待续。
===第173章
大会===
月票月票
大业九年八月,李破代表恒安镇军热情的接待了北方来客,和客人相谈甚欢,互相赠送了礼品,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来人自以为得到了恒安镇的承诺,也就不打算在云内城中多留,他们要赶在冬天大雪来临前,多走一段路,回去向主人复命。
当然,他也没忘了问起之前派驻在云内城中的家伙怎么样了,想要讨了自家人回去,李破告诉他,他把所有捉到的人都送去晋阳了。
没办法,你不早来两天,按照规矩,突厥来人都要送到晋阳的。
突厥人很好说话的表示理解,李破觉着,这家伙好像巴不得自家人回不去呢,突厥人的内斗,好像不比隋人差到哪里去。
送走了突厥人,李破回来之后想想,觉着有点不对劲儿。
过后想明白了,自己带人折腾了一圈下来,好像在对待突厥人的问题上,自己现在做的,和之前的人也没什么分别。
这简直太让人沮丧了。
不过这人啊,为自己找理由不要太容易,很快李破就从莫名的情绪当中缓了过来,咱这叫虚与委蛇,和他娘的那些人怎么能一样呢
那些家伙是私通敌国,卖国求荣。
不过,很快他就不用纠结于此了。
河南战局急转直下,北征大军回返,宇文述,来护儿汇合洛阳守军,加上卫文升部,屈突通部,终于将精疲力竭的杨玄感叛军团团围在潼关以东,洛阳以西的地面上。
杨玄感兵败身死,隋帝杨广在洛阳城里。喘着粗气,瞪着红了的眼睛,开始清洗叛军。
大业九年的冬天。杨广几乎没干别的,就跟杨玄感余党较上劲儿了。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两淮,人头滚滚而下,杀的让人心惊肉跳,无数人牵连入罪,连那些因为杨玄感开仓放粮,而得到粮食的平民百姓都没逃过,全部被坑杀于东都城南。
此战过后。河南变得和山东也就差不多了,人口锐减,百姓流离,河南产粮之地,渐转荒芜。
但这只是开始,在随后的几年当中,河南人遭的罪,可比山东人还要厉害几分。
杀戮还在继续,之后吐万绪围刘元进叛军于黄山,破之。斩管崇,杀俘无数。
但义军蜂起,败而复聚转战两淮。
江都郡丞王世充率两淮兵。再破刘元进于吴地,刘元进等败死。
王世充沐浴着鲜血,踏着无数的尸体就此闪亮登场。
他在击败刘元进义军之后,见叛军流散,无法续剿,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件非常英明的事情,那就是焚香而誓,对叛军各部流散之人。只要归降于他便既往不咎。
于是,两淮叛军纷纷归附。
王世充是英明的。但皇帝杨广已经差不多疯了,在洛阳将杨玄感的尸体切碎。然后焚烧,如果他有阎王爷那本事,一定会把杨玄感弄到十八层地狱回回炉。
之后,便用酷刑,接连杀死了杨玄感还活着的兄弟们,如果不是卫文升在出兵援救洛阳之前,为坚军心,先去把杨素的坟头给刨了,将杨素的尸首挖出来挫骨扬灰的话,杨广估计会干的更完美一些。
这个时候,其实也就能看的出来,这位神智已经不太清醒了,已经狂乱到了暴虐的地步,好像杨氏一族祖先的血脉,突然间便在他身上复苏了。
等到王世充招降两淮叛军,杨广的诏令也到了他这里,命他平灭叛军,一个不留。
王世充当即就坐蜡了,于是,誓言之声未落,王世充翻了脸。
坑杀归降叛军数万人于黄亭涧,顺便也给杨广背起了黑锅,不过呢,这人翻脸无情的本事也不算小,黑锅背不背的都白不了就是了。
不过这一举动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本来渐趋平静的两淮,再次掀起反隋烽火,这一次,便没人能扑灭的了了,因为官军最后一点公信力,也在数万冤魂的咆哮声中,毁于一旦了。
而此时,征辽将士陆续回到故土,随即便有无数人加入了反军当中,让各地义军对上官兵的时候,再不是没有一点抵抗能力了。
这在之后几年的战乱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而让人绝对想不到的是,隋帝杨广随即便以兵部侍郎斛斯政叛逃高句丽为由,再次募兵准备征伐高句丽。
我们得赞赏这位皇帝的执着和勇敢,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只要是正常人,也就无法理解,所谓的帝王之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冬天的北地,大雪纷纷,道路塞绝。
南边的杀伐之气,被一条黄河拦住,帝王的怒火,也在寒风吹袭之下,烧不到马邑。
总的来说,大业九年,那边虽然乱成了马蜂窝,晋地的人只要不是自己作死,还算能活的下去。
但马邑郡丞李靖的心头却满是阴霾,杨玄感败死,不值得同情。
只能说,杨素一世英雄,却生了个败家子,把祖宗家业一下都输光了,也绝了大阀杨氏的血脉。
这样一个有雄心,却无才干,有计谋,却偏诡道,有家世,却不珍惜的人,死了也就死了,但千不该万不该,连累了他舅父一家。
他舅父韩擒虎英雄一世,也生了个败家子。
杨玄感一死,推及余众,严刑酷法之下,韩氏一门,多无幸理。
因为韩氏本就世居洛阳,皇帝坐镇的地方,哪里会有韩氏的活路
舅父待他极厚,这一刻,李靖真是没想到自身如何如何,都在想着舅父一家的安危,可惜,他僻居马邑,鞭长莫及之下,也只能惦记着了,没办法帮上任何的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