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1986


汉时和前隋在这方面做的都还不错,尤其是杨坚父子,对书籍都很热爱,还兴起了一波持续了数十年的藏书热潮。
不管杨广出于什么目的,在他执政年间,光朝廷督造编纂的书籍就有几千册,确实算得上是不错的成就。
如今何稠主编的何氏工物已经修订了不知道多少版了,现在离着成书也只一步之遥,随时都可能面世。
何稠作为当世的建筑大家,又得到了李破的大力支持,不论人力物力都不缺,他的编着几乎必然会一鸣惊人,甚至可以说是填补古来着述的一大空白。
李破想去先睹为快,再提提意见什么的。
但他转念一想,还是等一等吧,明年雕版印刷的技术传到京师,再琢磨一下活字印刷的技术,正好可以趁机把何氏工物刊行天下。
这事必须当做一件大事来做,大唐建国之初诞生的这部着作,在李破看来,必将引领一朝之风气。
不管他的子孙们会怎么来看待这些,反正只在他这一代,何氏工物的出版都将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所以准备工作要做的足够好,一旦刊行,就要让众人皆知……
………………
另外他还想问问关于棉花的种植进展如何……
这事同样足以改变一个时代,就像是前人发明马鞍子,马镫,种植出粟米等高产作物一样,棉花的作用也是巨大无比。
它能够让中原的人们去到更北边的地方,尤其是士卒作战的时候,穿着棉衣的士卒会极大的降低对环境的要求。
当年在北边,大家如果有棉衣御寒,无论是突厥人,还是高句丽人,都不会是冬天还能坚持作战一段时间的中原士卒的对手。
换句话说,棉花能够极大的增强中原军队的战斗力,而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面,棉花这东西还能跟移民产生联系。
自古以来有很多划时代的产物,对棉花的应用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
不过这些都不急于一时,年前的时候司农寺那边报说,今年在各处试种的白叠子还看不出什么来,因为也只试种了半年,只不过大致上来看,北方好像比南方更为适宜栽种这种作物。
当然了,这些都在李破料中,西北应该是福地……
他对棉花的种植条件其实也不很清楚,可光照充足的地方应该更为适宜棉花的生长,南边阴雨连绵的,肯定不如北边。
要不怎么说棉花会从西域传入中原呢?不过也是怪了,竟然是在南边找到了,也不知找到的这东西是不是就是棉花,如果不是的话……
他娘的程大胡子,浪费了老子这么多的感情,那你就死在吐蕃吧。
远在伏俟城,正在啃羊腿的程大胡子冷不丁打了一个哆嗦,心里一万遍的诅咒着这个该死的地方,以及吐蕃人和吐谷浑人,羌人信奉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神仙……
………………
“走,咱们去楚国夫人府。”
李破最终决定先不去打扰何稠了,过了年关再说。
何稠能遇到李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当世之上,也许再不会有一个人像李破这样重视他了。
比如杨坚父子都曾重用于他,可较真一下的话,都是用其术,而弃其学,李破则不然,看重的正是他一身所学,堪为知音。
而反之亦然,能遇到何稠这样的当世建筑大家,李破同样也时常感到自己非常幸运,那些名臣猛将们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比起何稠来都要逊色几分。
用后来人的话说,何稠就是那种可以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国宝级人物。
………………
听了皇帝的吩咐,杜楚客和魏征对视了一眼,心里想法大致都是一般,就知道得去那边走一趟。
皇帝出宫幽会的行为,对于他们这些近臣来说不很友好,主要是说出去不太好听,对于谄媚之徒自然不算什么,可能还会暗自窃喜,得了皇帝信重什么的,可对于注重名声的他们而言,就很别扭,可谁让他们是皇帝随侍近臣呢,只能跟着……
护卫前来的罗士信就不管那么多,走了一段就凑到李破身边,“哥哥你说,俺跟贵妃要是……动手的话,哪个能……占些便宜?”
你可真会说话,李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个愣头青,“你是不是疯了,竟然想跟贵妃动手?”
离得近的护卫们竖起了耳朵,他们也很想知道答案,罗士信在军中向称豪勇,那膀大腰圆的身板确实也很有说服力。
可阿史那贵妃在会盟时一战成名,轻轻松松宰了个突厥很有名气的将军,于是大家就又想起,阿史那贵妃本就是西突厥的始波罗,还曾在北边带兵跟突厥人厮杀过,平常管理千牛备身府时,也很有威严。
议论纷纷间,显然给罗士信造成了一些困扰,这厮向来自峙勇力过人,自然很不服气,可惜阿史那容真是贵妃,也就是他的嫂嫂,不好真的动手试试对方成色,于是便到李破这里来寻找答案。
这个问题他已经憋在心里许久了,这会问了出口,自己也松了口气。
此时见皇帝哥哥这么一说,便扭扭捏捏的道:“哥哥莫要怪俺,俺也就是这么一问,哪里真敢跟嫂嫂动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