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1986


李破这边喝的是颠三倒四,却不知道自家妹子这个年过的有点悲剧。
李春是跟严闾人几个人一起吃的年夜饭。
这会儿,严闾人就是众人的领了,不是因为这人多有领袖气质,人格魅力什么的也无从谈起,只因为这厮杀的人最多,其他几人都心存畏惧的关系。
别看严闾人唠叨,但人家那也是分人的。
黄友和陈三闷头喝酒,时不时交谈两句,从不去主动招惹严三郎。
只元朗不停的跟严闾人碰杯,严闾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抿一口,唠叨的话全冲着李春去了。
“你呀,别老是想着大哥怎么怎么,专心练剑,过不了几年,你就能站在你大哥身边,其他人加一块都不是你的对手了”
他这也算是因材施教,看出李春着紧这个哥哥,总是拿这话来激励于人。
不过这话李春已经听的腻了,哼哼了两声,只是一心听着前堂的动静,很想到前面去看看,别让大哥喝多了。
严闾人还在继续,“俺师傅,也就是你师爷,是从南边过来的,刀出北地,剑出江南,那是一点也没差,哪天得了功夫,师傅带你去江南走一遭,见识见识那里用剑的好汉。”
元朗在旁边就问,“您去过江南?”
严三郎明显被问的有些尴尬,接着就冷哼了一声,“哼,早晚要去的”
于是,一桌人都憋了笑。
李春也回过神来,笑着就问,“师傅,你用剑就够厉害了,师爷岂非成了神仙?”
徒弟接话,严三郎“老怀大慰”,“你师爷不如俺厉害。”
啊?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意料。
严三郎得意非常,抿了口酒道:“你师爷说了,这叫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别灰心,你师爷你教出你师傅这样的弟子来,你师傅也能把你教出来。”
“俺跟你大哥回来,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了”
“师傅,大哥说了,您是他捡回来的,而且捡的时候,根本没想好有什么用。”
李春这孩子,彻底被李破给带坏了。
===第157章
整军(大力求月票)===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昨天很给力,大家再接再厉啊。`
年关一过,时间进入大业九年,大家都大了一岁。
别人都没事,李破这里有点麻烦。
他今年到底多大,自己也不太清楚,杜撰的年龄是十七岁,还是青葱少年。
十七岁在大隋不算成年,因为大隋规定,男子二十成年,女子也要十八岁。
当然了,这是当年文帝时定下来的,为的是颁行均田制,岁数定的太小,下的土地就多,怕农民口数不够,无力缴纳粮税而已。
所以,这也造就了各地的移风易俗,男女成年的年龄参差不齐,除了官府,没谁按照这个来,你说我孩儿都有了,竟然还没成年?
李破现在要还是马邑城里的马倌,也没人管他,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也是有老师的人了。
李靖好像才想起这茬来,当然,这是女儿提醒,不然的话,他现在满脑门的官司,才不会去关心李破多大了呢。
于是,捎了一封书信到马场,给李破取了个表字。
按照关西人的规矩,李破这就算是成年了,自此李破也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李定安。
从取的这个表字上其实就能明明白白的看出李靖的用心,李家这一辈,都有个定字,这显然是要李破入赘的先兆。
可惜,李破他自己不明白啊,觉着这名字取的有点俗,但还能凑合着用。
至于李靖信上说的什么,破字锋芒太过,当定而安之,藏而励之云云,他是全当没看见,都略过去了。
李碧还想给李破办个成年礼,可惜的是,父亲不能过来。`马场也没什么长辈在,这个成年礼也就办不成了。
总不能李碧主持吧,那成什么了?
李破成年,悲剧之处不一而足。简单的好像什么都没生似的。
后来,李破看的书渐渐多了,也明白了过来,成年之礼很重要,男人过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随便的娶妻纳妾了,在大门户里,你若不是长子,也能拿到一点家产,可以出去自己创业了。
回想起自己成年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样子,李破一咬牙,重新办了一次成年礼,当然,这里面肯定少不了跟老丈人赌气的意思。你那会儿糊弄傻小子呢。
这一年的正月,并不平静,大军渐渐又在向涿郡聚集,而山东人差不多已经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了。
翟让的瓦岗军,也渐渐有了些气候。
值得一提的是,灵武牧奴白瑜娑反了,听这个名字应该就能明白,这是个羌人后裔,党项羌还没后来那么嚣张,不过在西边也有不小的势力了。
这是典型的边地奴隶起义。主要的原因也在于,突厥王庭渐渐强盛,触角延伸向西域所引起的必然的反应。
不过这个时机选的挺好,隋帝杨广已经很长时间没回长安了。西突厥又经了内乱。
这个牧奴白瑜娑起义的时候,不过数十人,很快就壮大到了几千人,西边的各部西胡,纷纷加入了进来。
后来人挺好笑的,给白瑜娑起义定的格调非常高。什么有力的支援了中原各支义军,为推翻隋朝的腐朽统治做出了极大贡献,巴拉巴拉。
但实际上,白瑜娑麾下,大部分都是西胡,他们北连突厥,进掠州府,无恶不作,所过之处,烟尘滚滚,赤地千里。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了,通往西域的丝绸古道,再次狼烟滚滚,沦为了战场,中原和西域的交通,突然便断绝了下来。`
隋帝杨广,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平定吐谷浑,西巡张掖,慑服西域诸国,分化西突厥,等等等等的努力,在这一刻尽都付之流水。
大业九年的白瑜娑起义,不出数月,军队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人,顺便也揭开了关西战乱的序幕。
关西乃大隋根本所在,但对于开始的白瑜娑,以及之后的各路义军,讨伐力度一直不是很大,这里面的意味是很耐人寻味的。
当然,大业九年正月,隋帝杨广没忘了晓谕天下,他又要带兵出征高句丽了。
消息传到马邑,没引起太大的波澜,只是这一年开头,马邑的百姓,感觉压力又大了很多,粮价居高不下,很是让人难受。
当然,还没到承受的底线,毕竟,马邑的农民都还有着收成,不需要去买什么高价粮,日子还算过的下去。
说实话,到了大业九年,还算安静的地方,也就剩下马邑等寥寥几处了。
就在这快要开春,天下渐渐又要骚动一番,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李碧和李破终于率兵,进驻了恒安镇。
元朗,也正式升任云内马场马令,可以说,马邑从现在开始,差不多就姓李了。
想在马邑做什么,都要问问马邑郡丞李靖答不答应。
李破现在也很忙碌,几千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费心,好在,辽东那一圈没白走,对于军中之事,他是越来越熟了。
他的短板,还在文字功夫上,虽说练了一段时间,但拿起毛笔来,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成,这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急不来。
当然,恒安镇诸曹,文书,都不缺,还用不着他出丑露乖。
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清点辎重,粮草储备,往来账目等等,算是个准后勤,其他的,有李碧去做,毕竟,人家才是恒安镇镇将嘛。
等到事情做的差不多了,也来到了二月间。
看上去,除了恒安镇的军兵将领换了一茬,到也没太多的变化。
但恒安镇的营房,需要扩建了,马邑以及云内城的工匠,在二月里6续赶到恒安镇,用大隋建造度,不到一个月间,就将恒安镇的营房扩建了一倍。
当然,征伐民夫这种事情,李靖没去干,恒安镇官兵,也就都成了苦力,李破这个参军,也就成了监工。
要不怎么说辽东之战,让李破受益匪浅呢。
在辽东城下,建造四方城的时候,李破可也做过工头呢,从用料,到工期,再到人力分配,靡费几何,李破也算是小半个行家了。
经过十几天的督造,李破大致心里就有了数,别人再想骗他,可就不太容易了。
于是,李破也就真正开始了一手皮鞭,一手木棒的监工生涯,几个在年关酒宴上灌过他酒水的旅帅外加一个将军,终于晓得了李参军的手段。
被李参军操练的是苦不堪言,你还别不乐意,和以前一样,让你难受,也让你知道,我很不满意,但你还就挑不出毛病来。
工匠们表示,也很不舒服。
恒安镇的李参军做事,那叫个认真,而且越来越不好糊弄。
偷工减料,想要蒙混过关的,先是李参军跟管着工匠的小吏说笑般告诫了两句,开始的时候,谁也没当回事儿。
不过当他再次巡查的时候,却突然就翻了脸,两个小吏被他命人按在地上,就是一顿板子。
想着尽早完事,回家搂着婆娘过日子的几个,也倒了霉。
李破用鞭子和棍棒,让这些人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里是恒安镇,掉个脑袋不算什么的凶戾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