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3/1986


而事实上则是,百济人失去了作战的意志,让唐军在岸边有了立足之地,战局恶化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之外。
白江口海战,唐军大获全胜,俘获船只二百余艘,俘敌万余众,自身损伤则极其轻微,这给唐军后续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军的将领们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见大军士气正盛,只稍稍商议一下,便决定在白城休整两日,续攻百济旧都熊津城。
到了九月初,百济人已被打的满头是血,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刘仁轨,苏定方,陈凌等人率军大进,几日工夫便拔百济城寨十余座,兵锋直指熊津城。
百济人也不傻,知道救援熊津城已经无用,百济王扶余璋亲自率军抄向了唐军后路,杜伏威亲自率军两千,加上倭人降人五千人,在全州西南与百济大军激战一场。
说是大军,其实只有两万余众,这已经是百济人如今能够抽调出来的最大力量了,可以说是倾国之力。
可百济人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唐军对手,当时两军只战有半个时辰,百济军已是大溃。
扶余璋心胆皆丧,只率数十人拼命逃回了泗沘。
这是决定性的一场战事,可对于见过大阵仗的唐军来说却不算什么,几万人的战事……人数不上十万,那还能叫大战?
可对于百济小国而言,人数上十万的那是会战,是能够决定国运的宏伟战争。
而此时北边的熊津城已被苏定方,陈凌两人率军围住,这是百济人北边重要的战略支点,他们和新罗人一起攻打高句丽时,一般都会从此起兵。
不用两日,在唐军围攻之下,熊津城守将开城投顺。
唐军连续俘敌,人数上持续膨胀,此时已有近五万众,在百济全面开花,根本不用新罗人帮手,便已有了灭国之势。
………………
不得不说的是,在另外一个时空,在消灭百济的事情上唐军可没少费了力气,你来我往,一直到高宗年间才算有了结果,而且在之后不断反复,持续消耗着大唐在这里的统治威信,甚至是国力。
可现在,百济在唐军攻势之下,几乎不堪一击。
这主要还是要归功于百济受到了突袭的缘故……
尤其是在大局之上,倭国援军在第一时间便被唐军消灭在了海上,接着他们的水军又遭全歼,给予了百济重重一击。
然后便是半岛上的局势,百济人正卯足力气想要去攻打新罗,没想到背后被人狠狠插了一刀。
和新罗边塞上的军队被新罗牵制,根本无法及时回援。
而北边的高句丽本来可以予以帮助,但他们自己遇到了大麻烦。
突厥人突然发兵攻辽东,已经抄了扶余人当年在东北的老窝,辽东城如今还没有失守,却也岌岌可危,高句丽朝中已经乱做一团,哪里还顾得上帮助别人?
而且在另外一个时空当中,大唐的主要敌人是高句丽,而非百济,倭国,在李世民君臣的眼中,跨海作战是最后的选择,所以拖延之下也就让东海的局势变得复杂了起来。
杜伏威等人则不管那么多,横冲直撞间,根本不顾什么战略问题,只在战术上下功夫,却是正中百济人七寸。
到了九月中旬,杜伏威率军围泗沘,百济人的边军此时终于回过神来,放弃了跟新罗人对峙,回身勤王……
===第1289章厮杀===
泗沘城外,喊杀震天。
百济人挥舞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漫山遍野的涌来,在唐军不远处展开阵列。
唐军则列阵在前,倭人降军处于两侧。
百济人的边军回军了,唐军因为之前屡战屡胜,上下皆有了轻敌之意,杜伏威没有撤军去与北边的唐军汇合,而是选择在泗沘城外等待敌人的到来。
此时半岛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前几日下了一场小雪,唐军辎重倒是不缺,河北来的唐军皆是北兵,也不惧这点寒冷,可带上岸的水军士卒的战斗力则大打折扣。
百济人已经来到了灭国的边缘,各个部落城邦放下了成见,联合在了一起,向进攻泗沘城的唐军发起了猛攻。
………………
“百济人上赶着来送死,那咱们就送他们一程。”
杜伏威在鼓舞士气,他的形象不太好,满身尘污,作为唐军主帅却没有半点盔明甲亮的意思,挥舞着刀子,一如当年横行于山野之间时那样,话语粗野,满身的匪气。
几个校尉聚拢在他身边,杜伏威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几个水军校尉不太镇定,也好理解,敌人太多了。
当他们围住了泗沘城之后,几日之间已经击退了十数股来援的敌军,而敌人好像源源不绝,今日百济人的大军终于陆续赶到了泗沘城。
他们并没有像之前那些人一样马上对唐军发起进攻,而是等待着来援的各路人马,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才来与唐军一战。
百济人彻底的疯了,来援的人马越来越多,可以想见的,唐军之前攻陷的那些城寨很可能已经失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