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986


这种事不稀奇,在晋阳时就屡次发生过,即便是陈孝意在私下里也曾感叹,汉王的心思有时很是难以琢磨,你劝他的时候要小心,说不定过后你才发觉,你没劝动他不说,还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对此温彦博可谓是深有体会,比如说当年他在涿郡教过李破书法,并给李破讲学,算是有半师之谊。
那会就憋气的不行,觉得此子冥顽,很多为世人所认同的道理到了他的口中,便一下变了模样,歪理还一套一套的,听了就让人心烦意乱。
现在当了皇帝,就更变本加利……
苏亶和尉迟信都急着回去处理公务,殿中的遭遇……反正是温大临打头阵,他们说话极少,就算是陛下不高兴了,也就是个迁怒而已,他们这些年没少经历过,现在已经不太当回事了。
见两人急着想走,温彦博叫住了他们,问了一句,“两位觉得若是阿史那多闻占了辽东城,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尉迟信脸颊抽搐了一下,心说你拉咱们过来相劝,俺不跟你温大临计较,毕竟是为了国事嘛,可你也不能得寸进尺,总是为难于俺这样的老实人吧?
他娘的俺哪知道放任阿史那多闻攻辽东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苏亶在旁边憋着笑,温大临向来爱较真,陛下也许正是知道他的性情,才拿这事来难为于他,略作小惩,应该当不得真吧?
他心里其实也没底,这会就道:“温仆射恐怕是问错人了,陛下在军略之上向有主见,没跟咱们说别的什么,应该只是方略初成,之后需与众人商议,咱们在这里私话怕是有些不妥吧?”
温彦博听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接着便回过味来,瞪了苏亶一样,心中道了一声奸滑,嘴上则幽幽道:“元宰身担重任,确实不易再旁顾其他……
好在陛下应无动用大兵再征辽东之意,若是那般,俺在这里肯请两位要多多相劝,不能过于顾及自身。
咱们即为陛下信重之臣,自当畅所欲言,不负陛下重托才好。”
这话听着有点刺耳,尤其是苏亶,觉着温彦博在有意无意的告诉他,就他这个样子,还是不要惦记尚书右仆射的职位了,真是扎心的很。
但不管怎么说,温彦博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两人齐齐躬身应是,三人又说了两句,苏亶和尉迟信这才告辞离去。
温彦博又站了一会,沉吟良久却是没有回去尚书省,而是到门下省去见了封德彝。
………………
门下省,侍中办公室,封德彝此时正在喝药汤。
他年纪大了,小毛病不断,便让御医给他开了几张温补的方子,准备迎接盛夏的到来。
温彦博到时,闻着一室的药香,觉着今天晚饭可以省下来了……
封德彝施施然的起身相应,笑道:“仆射公务繁忙,怎的有空光临门下?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他们两个交谊很好,当初也正是得了温彦博的举荐,封德彝才能晋身门下侍郎之职,两个人还在吏部搭档过一段时间,相互配合的也不错。
只是近两年碍于身份,轻易不会私下相聚而已,但两家的人情往来从来不少,内外之间相互扶持,又隐隐有些竞争的关系,却是顶的中书令萧禹很难受。
温彦博亲自来到门下省,封德彝心里笃定的很。
温彦博抱拳为礼,“冒然前来打扰,罪过罪过。”
两人相互谦让着落座,茶汤摆了上来,温彦博饮了两口,封德彝屏退从人,便问,“贤弟不在尚书省坐镇,却来门下省寻俺说话,可是有事相商?”
温彦博点头道:“诏出门下,封兄应该已经知道陛下想要调兵去东莱的事情吧?就没有劝一劝?”
封德彝一下就笑了,“原来贤弟是兴师问罪来的。”
温彦博道:“问罪可不敢当,但门下传的诏令突然来到尚书省,确实让人有些烦恼,俺已见过陛下,算是安心了一些……”
封德彝捋着胡须,悠然的道:“你呀,俺年长一些,却要说上贤弟几句,为政要宽严相济,切忌急躁。
贤弟性情端方,处事唯公,向为众人所敬,也正因于此,做事总是秉持公心,在人情世故之上稍差,那就更要以至尊……
嗯,对了,现在应该称呼为陛下了,那就更要以陛下之意为重,比如说今日之事,怎能不经思量便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一道入宫?
其实贤弟不来,俺也正要去太极殿为贤弟转圜。
贤弟跟随陛下多年,信重之处冠于众人,应该不会不知道陛下的性情吧?
这点小事陛下任意为之即可,贤弟即便与陛下意见相左,想要规劝也要容上几日吧?自己思量的能清楚些,也能把陛下的心意想的更为明白一些不是?
这么急匆匆的过来,兴师问罪吗?”
一连串的问句,让温彦博的眉头越皱越深,他可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当即便反驳道:“小事?战船数百艘,精兵万余,这要是亡于海上,也是小事一桩?”
封德彝很耐心,也不怕温彦博翻脸,只是说着自己的道理,“陛下起于边塞,北据突厥,南平诸侯……
此等功绩可谓冠绝古今,俺只恨早生了些时候,不然早早投于麾下,定可与古之名臣上将相较,吾亦如此,贤弟随陛下多年,份乃开国之臣,怎的还会怀疑陛下之军略?”
===第1205章大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