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986


然后便起兵向北征服高地,为吐蕃带来新鲜的血液之余,也能给贵族们带来战利品。
做了太多太多,可效果嘛,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从中获利的人不一定满意,因为旧有的贵族总将新来的人当做外人,什么事都要分一下里外,时常欺负他们。
而曾经满意的人也有了怨言,认为赞普对那些本应该成为奴隶的人太好,反而是他们这些曾经帮助过赞普的人没有得到让人满意的赏赐。
如果换在中原,前秦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
……………………
吐蕃国中复杂的政治斗争一直在激化,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英明的赞普垂垂老矣,左右摇摆之间,再也无法掌握其中的平衡。
内乱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情,就看会在何时何地发生而已。
在高地上的吐蕃大军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逻些城的政治纷争已经蔓延到了这里,年轻的囊聂玛本成为了各方争取的对象。
而囊聂本人出身悉勃野部,没有了齐勒布的制衡之后,他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松摩哈赤来到高地,在跟囊聂谈论了一个冬天之后,囊聂的态度让他非常失望,一个想要成为悉勃野部另一位英雄的人,而不是国王的臣下。
就像飞在头顶的秃鹫,随时准备落下来参与对食物的争夺,现在他还在天空盘旋,因为国王正在看着他。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松摩哈赤的低地之行。
他是朗日轮赞的使者,没能够劝说领兵在外的将军回到逻些城,帮助国王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们,那么刚刚战胜齐勒布的低地人会不会愿意做些什么呢?
强大的敌人有时候会转变成你最为强而有力的盟友,这在吐蕃的统一战争当中有所表现,即便不能提供帮助,也应该能把囊聂那只秃鹫牵制在高地上。
一路上,松摩哈赤都在思索着能用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达成这个目的,吐蕃人习惯用商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喜欢交易,在吐蕃贵族的思维当中,掠夺只是交易的一种很独特的表现方式而已。
………………
没等他们继续前行,远方已有数十骑疾驰而来。
积石山谷道中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奇怪的生物,唐军不可能对此放任不管,尤其是在经历了和吐蕃人的战争之后,唐军对此更为警惕。
刚才还说笑着的吐蕃人立即变得紧张了起来,低地人的强大渐渐在吐蕃人中间传开,按照他们的风俗,过上几年若还没有改观的话,很可能会向神话传说的方向转变。
===第1192章乞和===
数十个唐军士卒在一个营尉的率领之下停在远处,冷冷的打量着对面的吐蕃人。
一个懂得汉话的吐谷浑向导在主人示意之下过来说话,营尉稍微听了听就乐了,吐蕃人又派使者过来了,真是贼心不死。
吐蕃人在凉州可谓是恶名远播,他们大肆屠城的举动带给了西北各族恐惧和伤痛的同时,仇恨就此诞生。
如果白喻娑还在的话,在名声上倒是可以和吐蕃人较量一下。
“全部放下武器,跟我们回积石镇。”营尉不客气的提出要求。
冬天里吐蕃人过来,积石镇守军没有半点待客的自觉,能平安到达姑臧的吐蕃人也就四五个,如今正好闲的无聊,吐蕃人就又来了,让前来查探的唐军上下稍稍兴奋了起来。
吐蕃大军来的时候,没把人当人看待,唐军来到这里,吐蕃人也就不是人了,秋天里接到军令的唐军各部,都在搜剿吐蕃溃逃兵卒,捉住了二话不说就砍下脑袋送到军中去领军功。
西北各族村寨也都行动了起来,痛打落水狗,在这件事上,向来不很同心的西北各族算是找到了点共同话题。
也正因为有了吐蕃这个外敌,西北的叛乱变得少了起来,唐军的勇猛彪悍顺便也展现在西北各族面前。
在这样一个局面之下,加上一些怀柔的手段,比如说给无法过冬的羌人各部送去点粮食什么的,效果就是要比平日好上许多。
冬天里,唐军又征召了一些羌人和吐谷浑人入伍,在姑臧和枹罕设下了两个折冲府,西北的局面便渐渐稳定了下来。
自古以来向来是河西安定,关西便稳如泰山,这也是历朝历代都要大力经营河西的原因之一。
…………
吐蕃人肯定不情愿……
其中几个没了耳朵的家伙在队伍中左顾右盼,他们是去年冬天时跟着阿鲁逃回高地的人,这次作为“熟悉”低地风土人情的人又随着悉南纰波回来了。
他们对唐军自然是恨之入骨,可经历过去年的那场战争之后,当他们再次看到唐军士卒的身影,恐惧便不由自主的在心中蔓延开来。
他们不自觉的夹紧了马腹,准备一个不对就逃回谷道中去,放下武器……一个小小的要求,悉南纰波应该不会做出反抗吧?
松摩哈赤做出了榜样,他抽出腰间的匕首扔在了马下,用力的挥了挥手,于是感觉受到了羞辱的吐蕃人,愤怒的把刀箭和匕首,套索之类的零碎扔下。
唐军则抽出钢刀围了上去,吐蕃人在他们眼中已不稀奇,不管你是使者还是什么悉南纰波,到了凉州地界都是一般待遇。
“下马,下马,跪地者不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