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1447


简单来说,现在的东掳人还没有完全控制西部地区的蒙古部落,对目前的大楚帝国而言虽然也有威胁,但是整体威胁远不如东掳。
奔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大楚帝国还派遣去联系了那几个西蒙古的部落,想要让他们和东掳人干架,可惜人家也不傻……没搭理大楚帝国的请求,甚至连大楚帝国试图通过官方渠道,大批量求购战马甚至大量种马的请求都被拒绝了。
只答应了出售限定数量的战马,至于大量种马则是被直接拒绝了,只给了少量几匹意思意思。
不过好说好呆,也算是达成了一定的商贸互换协议。
毕竟双方都存在着刚需……他们这些蒙古草原的人想要大楚帝国的铁器,茶叶,布匹以及其他货物甚至枪炮,而大楚帝国也想要他们的马匹。
但是就和大楚帝国死活不愿意卖给他们大批燧发枪和火炮,只愿意出售限定数量的火绳枪一样,他们也不愿意出售大量的战马以及种马,只愿意出现限定数量的去势后的战马以及极少数种马。
大楚帝国要的是优良的母马和未趋势的公马,并且数量还不少,人家再傻也知道大楚帝国想要自行培育优良的战马。
毕竟不优良的马种,没有培育的价值,而数量少也培育不了。
但是华夏王朝一向来游牧民族的敌人,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如今大楚帝国是打东掳,但是打完东掳呢?
他们也不得不防!
同样道理,这些西蒙古的几个大部落在相互征战,一旦完成了统一后,那么对中原王朝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历史上的平叛准格尔之战就是这么来的。
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准格尔统一了漠西蒙古诸部,对中原王朝形成了重大威胁,进而导致战争的直接爆发。
对于这种潜在的重大可能性,大楚帝国自然不会视而不见,所以也是坚决不肯把先进枪炮卖给他们,只肯出售部分火绳枪。
===第五百零三章
战略主动权===
上一章对西北区域的描述出错了,今天搜查了资料后,对上一章后半部分内容进行了删改,诸位可以倒回去看一,对后文影响还是比较大。
———
承顺六年夏天,这几个月时间对于大楚帝国而言一个难得的和平时间。
自从春天平定了云贵之后,整个大楚帝国基本上就停止了对外的大规模战事。
云贵方向没什么外部敌人,云南南面的缅甸可没胆子对抗大楚帝国,甚至在楚军进军云南的时候,缅甸那边为了避免惹毛大楚帝国引进大军入侵,甚至都还主动派兵在边境各地进行封锁,避免西明残部进入呢。
四川以西,甘肃以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如今这地方里的各家土司或乱七八糟的势力,正在面临漠西蒙古和硕特部的入侵,也威胁不到大楚帝国,甚至还向大楚帝国求援呢。
西北方向也没什么外部威胁。
而在宣大以及蓟辽两线上,则是和去年一样,和东掳人的小摩擦一直有,但是规模都不大。
对于动不动就搞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大规模战役的大楚帝国来说,这种几百几千人的战斗根本就不算事……
因此这几个月里,大楚帝国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时期,趁着这个时间里,罗志学、也是对军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以及部署。
比如把驻防在云贵的多个主力师抽调一部分,把西线的主力师也抽调一部分,最后都是为了能够在北线集中更多的主力部队。
在这个过程里,也是持续进行了甲等师的换装整编计划。
按照罗志学的要求,后续部署在蓟辽、宣大一线,准备参与东北战役的各甲等师,必须全部都是新式甲等师,配属燧发枪。
同时抽调集中更多的骑兵兵力,以对抗东掳人的庞大骑兵部队。
这些兵力调动和整编换装工作,预计能够在今年十月份左右完成。
这个时间表也就预计着,大楚帝国对东掳的战事展开估计要推迟到明年了。
因为等到十月份的时候,都已经是冬天了,在大冬天里在东北地区展开军事行动,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再加上如今战略主动权是掌握在大楚帝国手中,以目前大楚帝国和东掳人的实力对比,大楚帝国想什么时候出兵就什么时候出兵。
至于东掳人想要主动杀过来,甚至想要入关,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之前东掳人都尝试过两次,每一次都是损兵折将。
考虑到整编要到十月份才能完成,对东掳的战争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以后才能进行,所以趁着这个时间,大楚帝国也会继续朝着北方运输更多的弹药粮草等物资。
因为京杭大运河的运力有限,再加上等到冬天后会冰封,为了能够在大冬天的时候也能够维持对北方的补给,大楚帝国经过多方准备后,准备通过海运对北方进行物资补给。
如今大楚帝国在东海以及黄海、渤海等海域进行海上运输,基本上不会遭到什么外部敌人海上力量的袭扰。
东掳人虽然有一些船只,但是在大楚帝国海军面前根本不够看,而高丽人扶桑人也差不多。
至于泰西蛮夷,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这三家的海上力量倒是有一些,但是也基本被挡在了南海海域,再加上他们虽然和大楚帝国有矛盾,但是也没说爆发真正的战争,严格上来说,这顶多是海上冲突而已。
所以,大楚帝国的海上运输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