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447


晋升搞完,接下来是重头戏的爵位册封仪式!
这一次爵位册封仪式里,罗志学册封了两百三十九个男爵、一百一十六个子爵,二十四个伯爵,九个侯爵。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四个公爵的诞生!
参与一系列湖广战役,率军主要参与了东进战役,主导了北伐战役,在天津击败洪承畴,覆灭了崇祯王朝,现任东北战役司令,陆军上将李成通被册封为公爵。
长期镇守楚北,抗住了陕西、河南等明军兵力南下,后续主导了中原战役、陕西战事,攻入长安覆灭了隆安王朝,顺利招抚甘肃边军,确保嘉峪关不失,稳住了嘉峪关以及三边边防不失,现任陕甘边防司令,陆军上将黄丁权,被册封为公爵公。
长期主导参谋事务,统筹帝国战略的参务大臣,参谋部部长徐志贤陆军上将,被册封为公爵。
在历次南下作战里都表现勇武,击败了熊文灿两广十余万大军,夺取了两广,避免大楚帝国北伐之忧,两广战役后调任后勤部部长,统筹北伐战役、西线战役等大规模战役里的后勤事务,现任后勤部部长黄祥斌上将,被册封为公爵。
除了四个人外,还有多个名将被册封为侯爵,比如李东绍上将、韩子平上将、董思远上将、左英哲上将等人都被册封为侯爵,同时追封孙成立为侯爵,追封李同林为侯爵。
至于伯爵就更多了,因为大楚帝国是非军功不封公侯,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是没有军功也能获得伯爵爵位。
所以就有几个功劳大的文官获封伯爵爵位,然后还追封了几个早期就已经战死的将领为伯爵,并准许其后人承袭爵位。
至于孙东狗,他是减等承袭孙成立的爵位,而不是被新册封,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一番册封下来,算是皆大欢喜,各自高兴!
不过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册封仪式过后,刚被册封为公爵李成通上将,黄丁权上将,齐齐上书请求返回金陵,说是带兵征战多年,身子骨受不了了,自请转入预备役,天子拒之。
两人再上书乞骸骨,说希望解甲归田,回乡当一个山下农人,常伴两老身前,天子拒之。
两天后,天子正式下旨,念李成通在外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调任军械部部长,召入御书房协办机要;
念黄丁权忠于君事多年,任劳任怨,调任御前侍卫统领,招入御书房协办机要。
而这事传开来后,却是让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第五百零一章
军权制衡===
自古以来,功臣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职业,而且功劳越大越危险。
等到了功劳大到无赏可赏的时候,基本距离死也就差不多了。
尤其是两百多年前朱元璋喜欢杀功臣,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威慑力。
大楚帝国的这些开国将领们,普通将领自然是不用担心这种事了,但是那些战功显赫的上将们,其实不少人都是很担心日后的结局。
比如说李成通。
李成通其实在去年带兵攻占了幽州城,又带兵夺取了山海关,并在山海关里击败了东掳和吴襄的联军之后,初步稳定了北方局势的他就已经向罗志学主动请辞了。
当然了,没有通过太正式的奏折,而是通过各种暗示。
至少李成通打心眼里是不想要继续当这个东北战役司令,更不愿意在未来带兵征伐东掳,再给直接搞一个收复辽东的灭国之功。
到时候,自家陛下该怎么封赏自己?
难不成还真的搞个元帅出来?
或者在爵位上给自己来个异性王?
那是取死之道。
大楚帝国的军衔制度里虽然有元帅这么一说,但是这玩意只存在着文件当中,属于武将最顶级的军衔,当初制定军衔的时候罗志学说的很清楚,非救国之功不授元帅军衔。
而李成通功劳再大,也达不到救国之功的程度。
因为大楚帝国强大的很,根本用不着他救……
所以在军衔上,上将几乎就是到顶了。
而爵位上,大楚帝国的功臣爵位里,公爵就是最顶级的了,根本没有异性王一说,大楚帝国里的王爵,也就是郡王或亲王,只授予宗室。
皇帝之子授亲王或郡王,亲王之世子可承袭郡王。
其他的不得封王。
所以李成通的上将军衔到头了,而爵位上,等册封了公爵后也到头了。
这个时候,如果李成通还赖在东北战役司令一职上,然后再给自己搞个灭国之功,到时候你让陛下怎么封赏?
作为一个聪明人,能够统帅数十万大军展开规模宏大战役的高级将领,李成通可不是什么笨蛋,相反他把事情看的很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