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447


早期楚军自己做过测试,用手工打造的钢板作为靶标,那可是试一次一个洞,试一次一个洞,等到后来干脆就不测了。
因为等到后来测试钢板的厚度都已经增加到了六毫米,这么厚的钢板做成盔甲太重了。
而且这个六毫米,可不是指铁甲,也不是那些垃圾钢板,而是资深工匠手工打造出来的钢板,在这年头没办法用机器量产的那种,可一样顶不住。
如果是换成楚军或明军里批量装备的那些铁甲,那就更不用说了,堆到十毫米厚的铁甲都没啥卵用。
然后你别以为东方盔甲不中用,西式的板甲就能顶住了,目前西方的板甲普遍还是低碳钢,也称之为软钢,全身甲厚度往往在两毫米到三毫米之间,哪怕是对上早期的火绳枪也照样顶不住,更别提那些十八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枪了。
所以现在西方有了一些三分之三甲,在限制重量的情况下,以缩小防护面积的方式来增加厚度,只是这种盔甲依旧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是挡不住大口径的火枪。
按照目前的这种趋势,盔甲会朝着减少防护面积,增加盔甲厚度发展。
未来火枪手甚至会取消了盔甲装备,只剩下有肉搏需求的骑兵还装备胸甲。
因此在当代东方战场里,抛开一些特殊例子,在楚军和明军的十八毫米口径的短管火枪面前,也就别谈什么盔甲的防护能力,那都是没啥卵用的。
但是楚军依旧大批装备盔甲,一线兵员甚至都是百分百披甲率!
这是为啥?
因为对面的西明军也好,东掳人也好,又或者是西部蒙古,西域各族,西南各土司等等乱七八糟的敌人。
他们都没有大规模普及装备新式火枪!
哪怕是目前最强的东掳人,他们的新式火绳枪的装备比例也是比较低的,而且主要是装备在汉八旗里,至于蒙八旗,那是骑兵为主,而满八旗,那是一支以重甲步兵为核心的部队,火枪那只是辅助。
整体来说,骑兵以及步兵在内,他们的火绳枪装备比例比较低,更多的步兵火力还是依靠弓箭或者干脆是冷兵器近战厮杀。
东掳都这样,其他的更不用说了,一个个都还拿着弓箭当主要步兵远程武器使用呢。
如此,楚军虽然自己已经普及火枪,甚至都开始搞线列战术了,但是依旧配属大量盔甲,就是用来抵御敌人的弓箭等武器。
这些轻型盔甲挡不住子弹,但是挡一挡弓箭还是没啥问题的。
等啥时候楚军的主要敌人也都清一色装备火枪后,火枪手的轻型半身甲失去了最后的作用后,楚军自然也就会淘汰步兵盔甲。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嘛,盔甲依旧是楚军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防务,各大兵工厂里都有专门的盔甲厂生产盔甲,楚军后方的各兵工厂也是在不断的研究改进盔甲。
从提高性能,再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等等各方面去进行改进。
汉天兵工厂下属的盔甲厂,已经是开始试制板甲,不过这个板甲和西式那些骑士老爷们用的各种精良板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批量生产,普通士兵们穿的板甲。
所用的材料是软钢。
其实大楚帝国里,早就能够制造板甲了,哪怕是精良的板甲也能够搞出来,罗志学自己就有一身资深工匠们打造出来的板甲,但是这种需要资深工匠们慢慢打造的板甲,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而采用软钢这些差一些材料打造的板甲,其实大楚帝国之前也能够大规模生产,但依旧没有生产并装备。
这里头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性价比。
大楚帝国的各类武器生产,包括盔甲并不是传统手工业的那种以工匠为核心,而是以机器为核心。
讲究的是工业化批量生产。
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大楚帝国制造工艺成熟的布面甲成本其实很低的,铁片直接用熟铁锻造,因为不是一大片进行加工,而是用小片加工,所以加工简单,生产容易,产量大,同时熟铁钻孔,去毛刺等工艺也比较简单。
还特别适合用机械生产,水动力锻造机械能够大批量的生产这些巴掌大的铁片,然后组装为布面甲。
但是板甲不一样,板甲这东西对于大楚帝国的工业化生产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其大面积曲型材料加工,然后还有很多弯曲异形的小部件,虽然也能搞,但是成本上去了。
大楚帝国工业化生产一套布面甲的步兵全身重甲,只需要二十多两银子,但是生产一套板甲样式的步兵全身重甲,这个价格就会上涨到三四十两银子。
基于成本上的考虑,大楚帝国之前也就从来没有量产过板甲,而是继续用量大便宜的布面甲。
至于你说同等材料下,布面甲的防御性能不如板甲这也是事实,但是在枪炮勉强,啥盔甲都没用……
至于防护弓箭冷兵器,布面甲的性能也能满足需求。
不过虽然大楚帝国从来没有展开过工业化量产板甲,但是不代表着大楚帝国停止了对板甲的研究。
汉天兵工厂下属的盔甲厂,就一直钻研着板甲的生产工艺!
他们的研究重点,也不是说为了造出更好的板甲,纯粹是为了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并且让板甲这东西适合机械工业化生产。
而经过数年的研究后,汉天兵工厂下属的盔甲厂陆续解决了一大票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联合了汉天机械厂,设计出来了十多种专门用于板甲零部件生产的机械设备,连模具都开发了一大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