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7/1447


“尤其是两淮地区里的洪涝情况非常的严重,去年的时候两淮地区也没有下多大的雨,但是依旧有大片地方发生了洪涝。”
“哪怕是在一些粮食主产区也如此,江汉平原、洞庭湖沿岸、鄱阳湖沿岸乃至太湖沿岸这些鱼米之乡,一样受到洪涝的威胁,对粮食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臣以为,应当调拨资金以及人手,对水利设施进行整修!”
“水利设施不单单能够防洪涝防旱灾,而且还能作为灌溉设施,让更多的下等天变成上等田。”
罗志学此时道:“农业生产中,水利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要拟定一个完善的水利设施修建计划!”
——
一场发展会议里,大楚帝国基本拟定了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解决温饱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大楚帝国将会从多个方面着手,而不是单纯的鼓励开荒种田。
而是一个覆盖了农业、工业以及商业的一揽子计划。
而经过初步的论证后,罗志学综合取舍下,初步拟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
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计划。
进一步鼓励复种、开荒,并给予若干年内免去农业税的优惠政策。
扶持并补贴农具的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专门的农机厂家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专项补贴,用以降低农具的生产出成本以及销售价格,确保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到平价农具。
扶持鼓励新式农具的研发以及生产,比如脱粒机,罗志学亲自指示了皇家理工学院的相关老师,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描述,搞出来了一种脚踏式的脱粒机,主要用于稻谷的脱粒。
这种脱粒机能极大的提升脱粒的效率,而且原理以及工艺也都很简单,框架都是木头制造,铁的零部件只有齿轮和轴承。
最后,则是针对性的在农业地区,主要是粮食产区广泛修建水利设施!
上述各类计划,都是直接针对粮食增产的,而给出的预算也非常庞大!
头三年预计每年投入一千五百万两,后两年再总计投入两千万两。
未来五年里,大楚帝国拟定投入六千五百万两银子农业补贴,就为了提升粮食产量,尽可能的避免大规模的饥荒。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尤其是经过了邸报传遍天下后,顿时引起天下哗然!
很多士绅们听闻这个消息后,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为了让一群泥腿子吃饱饭,就砸下去六千五百万两银子?罗逆这是疯了吧!
远在西安的隆兴帝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被惊呆了!
六千五百万两银子啊,罗志学那个败家子,这么多钱,都够他把寺庙修遍整个西安了,养上满城的和尚了!
孙传庭听闻这个消息后,沉默了好半天,最后才叹了口气:“难啊!”
遥远的东北,东掳皇太极听闻这个消息后:“他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钱?六千五百万两啊,都够我们十年花销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五年发展计划===
六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农业补贴一经公布后,迅速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其中不乏诸多人怀疑这事的真实性。
倒不是说怀疑大楚帝国进行农业补贴的真实性,而是怀疑大楚帝国到底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钱进行补贴。
毕竟那可是六千五百万两银子呢,放眼明王朝那会,别说几千万两了,就算是几百万两那也拿不出来啊。
那么换到了大楚帝国,他们到底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钱?
这一点,外界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首先这一批钱是属于总支出,具体支出的时候会分有地方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比如对生产农具的工厂和作坊的补贴,地方财政补贴一部分,中央财政补贴一部分。
并不是说所有支出都是中央财政出。
再者,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可是不少。
十二月份二十八日的时候,大楚帝国刚敲定了明年,也就是承顺五年的财政预算。
其中的收入预算为六千一百万银子。
按照地区来预测,明年贡献财政大头的乃是泛江南地区,包括浙北、江南、直隶应天府、安庐省皖南地区。
仅仅是这些地方,预计就能够直接贡献大约三千五百万两银子的中央财政收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