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1447


对这些,其实朱大典多少也能猜到一些,所以这弹劾的奏折送上去后,朝廷会怎么处理沈元奎的家眷,他也不敢保证。
而且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弹劾沈元奎那也只是小事了,更重要都是楚贼将近两万大军已经沿着淮河朝着凤阳挺进,如今距离凤阳城可没几里地了。
此外随着沈元奎的投贼后,另外两支边军骑兵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朱大典派人去传令,让他们协同自己阻击楚贼的前锋部队的时候,派过去的人竟然连他们的主事人都见不着……
朱大典担心他们不仅仅不听从号令,更担心他们转身也投楚了。
朱大典的担心没错,剩下的两支明军边军骑兵,还真就琢磨着要不要投楚……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他能卖我也能卖===
楚军善待战俘,而且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部分降官、降将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基本上稍微有点消息来源的人都能打听到一些例子。
如黄光茂、陈永福、贺人龙,这三个可都是明军降将,但是现在,这三个人在楚军里可都是正儿八经的高级将领。
黄光茂早期担任西路军司令兼任第二守备师师长,后来西路军被撤销,他一度担任楚北守备司令继续兼任守备师师长,随后守备师被撤销,黄光茂担任新成立的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同时兼任陕西守备司令,授陆军中将衔。
陈永福,早期陆续在守备军中任职,因为表现优异,先调任参谋部任职同时进修,随后调任第九师任职旅长。
去年裁汰守备师之际,楚南一带的部分守备军挑选出精锐后,和第九师的部分兵力合编新的陆军第十九师,陈永福担任师长,晋陆军少将衔。
贺人龙的经历和陈永福差不多,都是先在守备军任职,后续因为表现优越调任正规军,在去年的扩编浪潮里更进一步,担任陆军第十六师的师长,授陆军少将衔。
大楚帝国陆军,如今一共也就二十五师又一个混成旅,再加上两个近卫师,而降将出身的师长就有三个。
而且还都是标准的甲等师,这说实话不算少了。
而更低级别的副师长,旅长以及团长之流,其实还有更多。
此外一些比较特殊的降将,尤其是带着大批兵力投奔过去的将领,往往还会获封爵位。
比如海军方面的郑芝龙,这个就最为典型了,郑芝龙投楚后被授予海军少将衔,而且还获封镇海伯爵位。
再有就是不久前带着一千精锐边军骑兵投奔过去的沉元奎,被授予陆军准将衔,同时获封子爵爵位。
说白了,大楚帝国就是用军衔再加上爵位,买他们手头上的兵力。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带兵投诚过去,就能获封爵位的,你带过去的兵力,得是人家楚军所欠缺的才行。
郑芝龙投诚之前,大楚帝国缺战舰,海防不稳,所以郑芝龙的投诚,给大楚帝国带来的是数以百计的战舰,好几万熟练的水手,更让大楚帝国的海疆一下子就变的安全了起来。
所以为了战舰和税收以及沿海安全,大楚帝国舍得付出一个伯爵的爵位。
沉元奎嘛,别看人家手底下的兵力只有一千骑,这一千个骑兵的背后,是两千多战马,一千多批役用马,数百充当马夫,车夫的辅兵。
可不是孤零零的一千号人!
沉元奎手底下的可是精锐边军骑兵,一骑双马是标准操作,没这机动能力,那里还能到处蹦跶啊,早就被第一骑兵旅给灭掉了。
因为楚军里的第一骑兵旅,也是一骑双马,机动力强悍的很。
为了这三千多匹马和一千名善骑善射的精锐骑兵,再加上考虑到千金买马骨的广告效应,大楚帝国也舍得付出一个子爵的爵位。
这不,沉元奎投奔过去后不仅仅继续带兵,而且手底下的兵顿时能吃饱喝足,又拿着大批盔甲和刀剑甚至枪炮,而且沉元奎还获得了爵位。
说实话,这让江北一片的不少明军将领有些眼红……
尤其是来自辽东的总兵张文志。
张文志是个新总兵,带兵南下之前,他其实就是个参将,而且离开辽东的时候所带的兵其实也就只有那么五六百骑而已。
而且他之所以南下,纯粹是因为在辽东那边混不下去了!
他并不是关宁边军的人,甚至他都不算是辽东边军的人……他早年是在三边混的,算是榆林边军体系的人,前些年和其他榆林边军一样剿贼,后来洪承畴率军增援蓟辽,他也带着一千多手下跟着洪承畴前往蓟辽。
紧接着洪承畴接任蓟辽总督,张文志则是被安排道了辽东驻防,但是在辽东驻防的时候却是日子非常不好过。
辽东那边各城基本都是当地将领世家的天子,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再加上一个最近几年崛起的吴襄、吴三桂父子的吴家,这些当地的将领世家基本把控了每一个城池。
辽东这破地方根本就没有其他外人生存的空间。
张文志带着一千多人榆林骑兵驻防辽东时候,粮饷拿不到,而且和东掳干架时候都是被当成炮灰定在最前面……
一年多下去,一千多号人愣是死伤过半,只剩下六百多骑。
张文志在辽东是在混不下去了,一直都在想办法调离辽东,去年秋天明廷拟定调边军骑兵南下,张文志就找到洪承畴自荐,然后就成为了南下边军的一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