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1447


从这也就能够看的出来这些边军骑兵的自主性非常高,而且这些骑兵将领们往往都是带着私人利益在带兵打仗。
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溜了。
就和之前的吴三桂一样,朝廷让他南下增援中原,他也的确带着几千兵力南下了,但是从头到尾就没和楚军大规模交战过,而是一路抢着来中原,然后又一路抢着回去。
仗没打一场,钱粮却是抢了不少,狠狠地给辽东关宁铁骑回了一波血。
所以啊,当代这些边军,尤其是辽东那边的边军,已经是发展为独立的军阀了。
当初崇祯下令他们南下的时候,人家吴三桂也好,其他几个同行的边军将领也好,看似听从崇祯命令,但实际上把崇祯话当成放屁。
他们之所以南下,除了要维持听从朝廷命令这么一个表象外,更多的还是借着这么一个借口来中原搜刮一圈钱粮而已。
而这些对于楚军的军事行动而言,其实很有好处。
如果楚军处于劣势,比如出击部队没有强悍的骑兵随行,那么这些边军骑兵们觉得遇上了软柿子,就会跑上来捏一把,不说别的,就算是抢到楚军的一批枪炮以及物资弹药,那都是赚大了。
但是反过来,只要楚军摆出足够强势的姿态,那么就不用担心这些边军骑兵和自己死磕。
这也是第十师西进凤阳的时候,楚军派遣了第一骑兵旅和两个师属骑兵团,以加强第十师方面对抗骑兵的能力。
而明军的骑兵们看到第十师方面不好惹,那么大概率也不会头铁非要来袭击第十师。
这也是楚军明明在骑兵上还处于一定劣势的情况下,还敢西进凤阳城的重要原因。
因为这些明军边军骑兵,不会和楚军死磕。
但是……对于罗志学想要把这些骑兵给收复那么就不太好搞了。
这些边军骑兵的独立性太强,这意味着楚军很难通过常规的牵制作战等方式,迫使他们和楚军进行交战,或者对他们进行包围……进而迫使他们投降。
因为哪怕楚军围攻凤阳了,这些边军骑兵也不会冒险来求援,至于凤阳城是否会被楚军攻破,朱大典的死活,关他们屁事……
一旦楚军想要迂回包围他们,而这些没有必守之地,更没什么顾忌的骑兵也不会傻乎乎的停留在原地,见机不妙往往就跑路了。
没有上头压着的这三支边军骑兵,如同三条泥鳅一样,楚军要想把他们给抓住可不容易。
对此,罗志学反复考虑后,觉得想要在江北地区就收复这些骑兵,通过武力压迫的方式不太靠谱。
因为人家根本不给你武力压迫的机会!
倒是采用怀柔招抚的办法可以用一用。
不就是几个军阀头子嘛,用高官厚禄爵位也好,直接给钱粮装备也好,只要他们有这个心,敢开这个口,罗志学就有信心把他们给拉过来。
不怕你要价高,就怕你不开价!
于是乎,罗志学很快就吩咐了军情司开始联系那三支边军骑兵。
军情司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接到命令后直接就瞄准了其中的一支边军骑兵。
这是一支来自于宣府的骑兵部队,总兵力约一千骑,由副总兵沈元奎统帅,目前驻防在虹县。
不是虹县的县城,这县城早被楚军给攻占了,而是虹县西北部临近灵璧的一座小镇子。
军情司之所以第一个找上沈元奎,这是因为沈元奎这人南下后,几乎不和其他几支骑兵,也不和朱大典所部进行配合作战,一直都是独来独往。
所以军情司那边就判断,这个沈元奎极有可能和朱大典他们不和,要么干脆就是性情孤僻不合群,而这样人拉拢起来要比较容易。
当然这也只是军情司自身的判断而已,具体情况如何,还得进一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
而让军情司那边的人欣喜的是,通过已经被军情司收买的一个当地士绅去接触的时候,对方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态度。
当然了,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而是不冷不热的接见了中间人。
这让军情司方面决定加大接触的力度。
三天后,一个军情司的使者就进入了沈元奎所部骑兵驻防的小镇里。
使者见到了沈元奎,代表军情司方面表达了招抚之意,而且还初步开出了不菲的价码。
只要沈元奎愿意投奔过来,那么就授予陆军准将衔,赐男爵,所部骑兵则是会给骑兵旅的编制,沈元奎担任该骑兵旅的旅长。
此外还会一次性按照楚军方面的标准,补发三个月的薪饷,后续薪饷以及伙食等待遇,一律照比楚军正规军骑兵部队。
此外沈元奎个人方面,还会额外获得一万两白银现金、金陵城内赐府邸一栋,并且军情司方面还会派遣密探火速北上,迎接并保护位于宣府的沈元奎直系家眷。
各方面的条件可谓是丰厚的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