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1447


只要给他罗志学卖命,那么罗志学也绝对不会吝惜高官厚禄爵位。
同样的,只要敢对他罗志学有二心,那么罗志学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犹豫,该灭族的就灭族。
很幸运,至少目前大楚帝国里还没有出现高级二五仔,毕竟如今帝国正处于高速扩张当中,前景相当好,而很多明眼人也都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继续这么扩张下去,不敢说统一华夏,但是割据半壁江山那是妥妥的。
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稍微努力一些荣华富贵也就到手了,没必要当叛徒啊。
至于中低级的叛徒,那是避免不了的,罗志学也没放在心上。
大楚帝国这边因为自身的扩张态势,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导致能够更加团结麾下的文臣武将。
但是在明廷这边,这场面却是反了过来。
当明廷下旨革职王家祯,并把此人逮捕下狱,然后换上来一个天天只会说什么和金陵城共存亡,实际上半点办法都没有的范景文后。
金陵城里很多人都是有了异样的心思。
只想着跑路的,那都算是对得住明廷和崇祯的了。
还有不少人他不跑路,也不想着抵抗,反而是想着和楚贼那边勾搭,想要转身当大大楚的官。
不少人甚至都拿解学龙和史可法作为例子用来说服自己和别人。
巡抚之尊,深受皇恩的解学龙和史可法都可以投奔楚贼,而且这解学龙当了江西布政使,史可法当了兵部右侍郎,为什么他们就不行了?
大家都是大明的臣子,谁也没比谁更加高贵啊。
史可法他们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啊。
所以,不少人还真的和楚贼那边勾搭上了,想要用金陵城,用范景文等人或者是其他什么的当投名状,好到了大楚帝国那边后继续当高官。
而这些人里,有个人很特殊,那就是南京工部右侍郎李元魁。
因为此人乃是丰和商行背后的真正大老板。
而丰和商行,又是大楚帝国各类战略物资的一级供应商,也是最大的单一战略物资供应商。
大楚帝国仅仅是在今年,就通过丰和商行采购了总额高达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的各类战略物资。
大楚帝国的崛起,背后是有着丰和商行的巨大贡献的。
为作为丰和商行真正的大老板,李元魁也是对大楚帝国有着巨大贡献的,。
大楚帝国方面很早就对李元魁许诺过,大军杀入金陵城的时候,就是他李家享受顶级荣华富贵的开始。
但是仅仅是这样,李元魁却是不放心,也不满意。
他想要体现自己更多的价值,以便自己后续在大楚帝国,获得一个真正的高官位置,而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虚职。
甚至连目标官职他都已经盯着了:商贸部右侍郎。
不是史可法那种有名无实的兵部右侍郎,而是拥有实权的商贸部右侍郎!
但是想要获得真正的实权,那么就需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付出足够多的代价。
而这些他早已经在做了,如今丰和商行为大楚采购各类物资的时候,除了货物成本以及渠道运输成本,维持运营成本外,丰和商行根本就没什么净利润,更别说什么暴利了。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哦,李元魁想要玩一票大的,大到大楚帝国那边心甘情愿为自己奉上一个实权商贸部右侍郎的位置。
===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元魁的投名状===
对于大楚帝国的崛起过程,在偌大的明廷高层里,没有第二个人比李元魁更加清楚。
因为罗志学称帝建国之前,楚军还盘踞在伏牛山,还称之为伏牛山保乡营的时候,丰和商行就已经和罗志学等人建立了商贸联系。
等到罗志学率军东出鲁山县,随后又南下南阳府南召县的时候,
也就是设立‘保乡大将军府’时期,丰和商行和保乡军的合作都已经达到了战略合作级别。
丰和商行为当时的保乡军,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各类铁料、成品火药以及火药的原料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
同时那个时候开始,丰和商行也成为了保乡军对外销售各类缴获物资的主要渠道商。
保乡军刚南下南阳府的时候,双方的贸易额度,就已经达到十几万两银子的规模。
后续随着保乡军逐步南下,
攻占南阳府乃至襄阳府的时候,
丰和商行一方面是因为骑虎难下,另外一方面也的确是看好保乡军的战斗力,
更加看好罗志学的个人能力。
所以开始和保乡军采取了全面的战略合作,贸易规模急剧攀升到百万两吧银子的规模。
为了让保乡军获得足够的各类战略武器,尤其是硝石和硫磺这些火药原料,丰和商行动用了李家自身,也就是李元魁的权势和人脉关系,强行打通了长江航线,直接从沿海的那些海商里采购硝石和硫磺原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