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447


“其中大型战船六艘、中型战船二十七艘,小型战船七十艘!”
“整个舰队拥有九斤舰炮十二门,五斤舰炮二十七门,两斤半舰炮三十八门,各类佛郎机炮、将军炮等传统火炮两百四十六门!”
“此战,我海军有足够的信心把敌军水师扼制封堵在港口里,并且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炮击陆地炮台,以掩护陆军渡江。”
吕兴业海军中将说这些的时候,是充满了底气,整个人说话的口气,比当初在渡江南下攻打武昌的时候大多了。
而吕兴业的底气!
来源于海军的迅速壮大!
去年南下攻占汉阳城后,罗志学就已经开始支持海军进行扩充了,在人员和经费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援。
而陆军方面为了渡江攻打武昌,后续为了楚南战役杀入洞庭湖,现在为了东进攻打湖口甚至进入江南,也同样非常支持海军的发展。
甚至主动在军费以及火炮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就是为了扶持海军这个小老弟快速发展起来。
因为陆军方面自己也很清楚,不管是攻打楚南还是东征,都是离不开海军舰队的。
没有海军的支持,难不成陆军还真的把粮食弹药一路从陆地运输过去啊……
那可是动不动就大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补给线……而且楚军作战的物资消耗也非常大,其物资消耗远远不是传统冷兵器部队所能相提并论的。
光是那海量的弹药就是个麻烦事。
这么多物资如果一路上都靠陆地运输的话,后勤部要疯掉的。
所以,陆军方面哪怕是为了自家的后勤供应,都会大力支持海军发展。
陛下罗志学支持,作为军费竞争对手的陆军也支持,这大楚帝国海军的发展,自然也就一日千里。
短短大半年时间里,其舰队规模增长了三倍之多,并且配属了大量的火炮。
就连陆战队,那都是从陆军调过去的精锐步兵!
此时的大楚帝国海军,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吕兴业说话的时候,也有资格提高声音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军也不傻===
在九江城郊外的御前战略会议里,吕兴业海军少将,代表海军做出了庄重的承诺:海军将会竭尽全力,并且有绝对的信心能掩护陆军登陆湖口,并保障河运安全。
海军的信心和承诺,让罗志学以及陆军方面都很满意。
对于罗志学来说,海军的实力能够增加这么多,如今掌控长江航道有望,
也就不枉费自己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多次拨给海军专项经费了。
而对于陆军来说,海军如果能够帮助陆军登陆湖口,帮助陆军运输后勤物资,那么也就不枉费陆军过去大半年里的诸多支持,甚至咬着牙匀出一部分火炮产能给海军了。
倒不是说直接把陆军的野战炮给海军,而是让汉天兵工厂那边腾出产能生产海军专用的长管舰炮。
毕竟陆军的火炮不太适合海军使用。
以九斤火炮为例子,陆军的九斤野战炮,口径为一百一十五毫米,炮管长两米,身管倍径为十八倍,炮管的厚度要更薄一些,缩短炮管长度和炮管厚度,这些都是为了减轻火炮的重量,以做到野战行军机动。
而海军的九斤舰炮呢,口径一百一十五毫米,炮管长两米六,身管倍径二十二倍,炮管厚度也要更厚,尤其是炮管尾部安装发射药的地方,
为了承受更大的膛压,
厚度是比较厚的,同时因为不用考虑行军机动问题,因此这种火炮采用的是战舰上、陆地要塞专用的小四轮低矮炮架。
其实就是明王朝里的红夷大炮,属于典型的长管加农炮,通常用作舰炮、要塞火炮使用。
特点是身管倍径更大,炮管更厚,更加沉重,同时因为不用考虑机动性能,也就不用过多考虑重量问题,因此也可以采用更加廉价的铁铸火炮,而不是需要使用昂贵的铜。
铜铸造火炮,可比铁铸火炮贵多了.
因此,虽然陆海军装备的看似都是九斤火炮,但实际上两者相差极大,汉天兵工厂那边的火炮厂,对这两种同口径,但是不同用途的火炮,那都是分开设立生产线的。
但即便是不同的生产线生产,也需要用到机械设备以及熟练工人的,这必然会挤占汉天兵工厂有限产能。
总产能有限的情况下,陆军方面为顾全大局,也是为了让海军协助陆军攻占湖口,
安庆,打通长江航道,也是付出了一定牺牲的。
要知道,现在陆军里大把部队都还在等着火炮装备呢。
如今明廷那边都把红夷火炮改装炮架或者干脆是新铸造轻便的野战火炮,然后用于野战。
这也导致了楚军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以前的时候,两斤半野战炮就能打的明军抱头鼠窜,现在都得上五斤乃至九斤野战炮了。
并且数量要求也是越来越多。
毕竟,明王朝方面装备的红夷火炮一向来都不少,同时明廷这边的红夷火炮铸造水平其实也不低,产量同样不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