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1447


国公世子封郡公,其余诸子封县公。
郡公世子封县公,其余诸子削爵为民。
县公之子削爵为民。
同时严禁世袭,哪怕是减等承袭也不准。
也不准原爵承袭若干代。
罗志学把这一条直接写到了宗室爵位条例里,并加了一个句此乃祖宗条例,不得擅改。
这都爵位传了五代了,也足够普通皇子的子孙后代享受融化富贵了,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以皇室的生育能力,恐怕一两百年后就得养数以十万计的米虫了。
在宗室爵位也好,功臣爵位也好,罗志学还是比较克制的,他既要保持爵位的尊贵和稀缺,同时又要避免尾大不掉,弄出一堆蛀虫出来。
同时还对外戚爵位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明确规定,外戚封爵最高只能封到子爵,且无法减等承袭,更别说减等罔替了。
嗯,也就是一次性的终生爵位。
===第三百零七章
军费之争===
为了后续的东进战事能够顺利执行,罗志学编成了三个野战军,并对高层人事进行了部分的调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后续的东进战役里,更好的整合各部队的战斗力。
只不过随着第七师,第八师的陆续成军,大楚帝国的军费压力也是日渐上涨。
截止到六月下旬,大楚帝国已经拥有了八个主力步兵师,四个暂编混成团,一个骑兵旅,六个臼炮团以及一个近卫师的编制。
这些主力部队,哪怕有不少其实都没满编,然而总兵力也达到了十二万人,如果要满编的话,这个数字还会再增加四万人左右。
除了主力部队外,楚军目前还有总数十个师的守备军,这些守备师的兵力或多或少,基本在七八千人左右,这样又是七八万人的兵力。
两者相加,楚军目前的陆军兵力,大约有二十万左右。
这么多兵力,光是养着这么多兵力的开支就是一笔庞大无比的数目。
更别说,楚军还处于扩军当中,众多部队里的炮兵和骑兵等技术性并且都是严重缺编的,楚军也是一直在想办法提升技术兵种的数量,以求做到尽可能的满编。
而这一项也是非常花钱的。
最后则是战争本身的耗费。
部队待在营地里,和部队行军作战的开支,那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不说,光是人吃马嚼的开支就会迅速上升,更别说弹药开支以及装备骡马的损耗开支了。
之前的一场楚南战事,楚军就耗费不小,而后续还要加上一个作战规模更庞大,同时开支也更大的东进战役。
同时在其他几条战线上,虽然没有大规模战事,但是中小规模的战事其实一直都没停过,其花销也不小。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军方那边很快就发现,预定的一千五百万军费根本就不够用,而且缺口至少也有五百万两银子。
所以东进战役展开之前,军方那边已经是多次上书请求增加战费。
针对这个问题,罗志学召集了财务部和税务部等部门的人员进行了商讨。
负责大楚帝国财政预算的财务部尚书黄诚宣倒是比较轻松:“这一次我们在楚南里收获不小,尽管后续恢复当地民生以及各地的以工代赈的开支也不小,但是挤出三百万两银子给军方还是问题不大的,然而五百万,那是真没有啊。”
只是说完后,黄诚宣又加了句:“微臣听闻,这一次的楚南战役里,军方的缴获也不少啊,光是军粮就缴获了一大批,骡马以及其他战利品也不少啊,他们这一次南下作战看似花的不少,但是这一进一出多少也能填补一些,纵然有些缺口,但是缺口也不应该有五百万两这么多啊。”
说了一堆后,几个文官头子一致表示,财政紧张,再拿出三百万战费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财政就要当场破产……明年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罗志学听黄诚宣等人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最近军方和文官因为军费的问题,已经连续爆发了好几次冲突了,罗志学可不打算直接插手其中……
在大楚帝国这种军政严格分离,并且文官和军方天然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可以说,这种矛盾还是罗志学自己制造出来的。
那天郭全书和陈星凯这几个文官头子,和徐志贤,韩子平等军方高级将领们一副都是好兄弟的模样,罗志学都要琢磨着是不是杀几个人了……不然没安全感!
同时,他也知道目前的军费矛盾,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很难解决的。
因为毕竟财政经费就这么多,军方都拿去打仗了,行政体系的开支自然也就非常麻烦了。
目前大楚帝国的军费开支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说没有战争缴获收入的话,光靠正常的赋税收入,根本就养不起规模这么昂贵的军队。
这也是让很多人,尤其是文官体系里的人担心:一旦对外扩张不顺利,或者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的一路顺利统一华夏了,到时候对外战争没办法继续获得大量收益的时候,这么庞大的军费开支该如何维持?
靠正常税收?
这就很扯淡了,现在二十万左右的兵力,一年保守估计就得两千万军费了,这后头继续增兵的话,一年岂不是要三千万甚至四千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