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1447


基本上这个安庐巡抚的防区,是覆盖了整个江北东线战场,还有一部分长江南岸的赣北战场。
简单来说就是东线长江沿岸地区。
由此可见明廷在设立安庐巡抚的时候,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阻挡保贼军沿江杀入南直隶。
史可法成为了首任安庐巡抚后,自然也就成为了封疆大吏的一员,其升官的势头,和前几年的卢象升有的一拼。
不过史可法的上位,对于明廷而言其实都还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朝廷重用陈必谦,崇祯九年正月,春节刚过呢,明廷就下旨提拔陈必谦为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以及河南、凤阳、安庐、江西等地军务。
基本上是把整个东线战事都交给了陈必谦负责。
这个任命,让陈必然又惊又喜!
喜的是,升官啊,他去年才以言官清流的身份当河南巡抚,当河南巡抚后其实他也没干啥事,甚至连情况都还没搞清楚呢。
直到如今,他依旧搞不清楚自己麾下到底有多少将领,多少军队……
至于和流贼,保贼打仗。
流贼的话,在他上任之前就已经逃到陕西去了,然后被洪承畴打的喘不过气来,根本就没空跑到河南来。
保贼的话,在他上任之前,保贼就已经调转战略方向,一心奔着南下去了,所以河南一片其实并没有遭到保贼军的主力进攻。
再加上坐镇在汝州一线的左良玉还是挺靠谱的,你让左良玉主动进攻保贼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左良玉为了自保却是非常卖力,把叶县这个地方打造的跟铁通一样。
鲁阳县那边也汇集了河南一线大部分主力,驻防了足足一万几好人,对面鲁阳关的几千保贼军又不主动来攻,所以鲁阳县长期无战事。
根本就用不着上头的陈必谦操心前线防务。
就这样,陈必谦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善剿贼,善治军,善守城之类的名头。
天地良心,他到河南之后,真没带兵和流贼或保贼干过架……他甚至连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
===第二百七十章
边军南下===
也搞不清楚那些兵力是归属他这个河南巡抚统辖,那里兵力是归属洪承畴管辖。
比如说左良玉吧,这人以前归属洪承畴管辖的,洪承畴把他派到了汝州坐镇对抗保贼,洪承畴带兵返回陕西后也就把左良玉给留了下来。
后来洪承畴被撤销了对河南的军务管辖权,也就和左良玉没了直接联系。
但是吧,人家左良玉又不听陈必谦的……
左良玉自认为自个是客军,虽然在汝州打仗,但是不属于河南巡抚管。
你陈必谦乖乖给钱粮就行了,其他的别逼逼,不然老子跟你翻脸……
总之陈必然在河南巡抚的任上,前面大半年里是干的一头雾水,严格来讲,他都还没进入状态……
但是就这样,朝廷的大佬们在商讨该让谁去总督东线战事的时候,一群大佬和崇祯们争来争去,最后发现只有陈必谦最适合……
前文说过,明廷里对于官职晋升,尤其是这种封疆大吏的晋升是有着自己一整套规矩的,不是什么人都能直接去当总督这种封疆大吏的。
首先级别要够,要有佥都御史衔、右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这些头衔,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地方经验以及一定的带兵经验,所以最好要干过巡抚,总督。
这样一来,适合的人选也就没剩下几个了。
再加上派系斗争之类的情况,那么不管是之前的总理五省军务,还是现在的总督东线军务的人选,其实来来去去就是在那几个人里选……
之前找总理五省军务人员的时候,因为有资格候选的那几个人都不咋地,崇祯甚至都被迫夺情起复杨嗣昌……
没办法,崇祯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比杨嗣昌更适合的人了。
现在杨嗣昌已经起复了,现在又要设立东线战场的总督,又是让崇祯以及几个大佬们头痛了好久的人选。
不少人推荐朱大典,但是崇祯对朱大典还很不爽呢,去年下半年,崇祯刚把这人给贬官,让他留职戴罪立功,甚至琢磨着朱大典再打败仗的话,他就要把这人一撸到底了。
说起来朱大典也倒霉。
朱大典去年之前,可是官运亨通的,在崇祯五年时任山东巡抚,遇上登州之乱,他率军平叛打孔有德,最终立功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依旧担任山东巡抚。
崇祯八年初,高迎祥等人东进,杀入凤阳,捣毁皇陵后,明廷惶恐无比,当即让以兵部右侍郎衔,担任山东巡抚的朱大典改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全面主持江北军务。
但是没多久就被朝廷以‘坐失州县、平贼逾期”被训斥,甚至一度贬官……
这会的朱大典都自身难保了,怎么可能获得崇祯的认可再上一步啊。
而其他几个人也不太适合,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巡抚甘学阔也快要被贬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