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447


哪怕暂时只是一个从九品,也能很快升上去。
大楚帝国里现在很多中低级的官员,甚至高级官员以前都只是一个普通科员升起来的。
毕竟大楚帝国采取的是统一官制,并没有官吏之分,但凡衙门里的官员,最低级的科员、巡警那都是有从九品或正九品的品级。
只有马夫、伙夫这些为官府提供服务的编外人员,才没有品级,只是一个普通的雇员。
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九品的科员,理论上也能够一路高升到参务大臣。
而考虑到如今大楚帝国正在扩张当中,官帽子会越来越多,每时每刻都需要提拔大量的官员,如此情况下低级别的官员们晋升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这个时候哪怕是你熬资历,人不是太笨,那么也能熬上去。
这些情况,很多明眼人也是能够看的出来的,所以很多落榜士子一转身,就去吏务部应募为官了。
而吏务部对此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早就等着这一批落榜士子来应募为官,以充实大楚帝国各机构里的低级职务空缺了。
大楚帝国可不仅仅只缺七品以上的中级官员,同样也缺九品、八品的低级官员。
大量的职务缺口,足以把所有落榜生都消化掉,京畿各部安排一部分,调到各府县安排一部分,区区两千多人而已,这都还不够呢。
不提落榜生们的命运,且说这些中了乡试,大楚帝国的第一批举人们,他们也在两天后参加了会试。
这一次的会试由礼教部主持,其他各部门也是有参与,其中的主考官已经不是hi礼教部尚书宋章了,而是变成了参务大臣,吏务部尚书郭全书。
郭全书这人也是传统读书人出身,经过他之前也没能考取功名,不过基本的读书功底还是有的。
写不出来好文章,但是一篇文章好不好还是大体能看的出来。
就算他看不出来,还有一大堆伪明举人甚至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啊。
大楚帝国可是招募、招降了不少伪明的举人以及进士出身的人,张子晋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类似他这样的人还有两百多个呢,连进士出身的都有二十多个。
其中部分是投诚过来的,部分是被罢免或其他原因致仕回乡的伪明官员。
有这些整整的科举高手坐镇,主持一个区区水平连寻常院试都比不上的会试,轻而易举。
会试也是一连考了三天,三天后最终选拔了五十八人为进士,其中三人为一甲,七人为二甲,其余为三甲。
一甲授予进士及第,选入翰林院任职,授正六品。
二甲授进士,选入翰林院任职,授从六品。
三甲授同进士,选入各部任职,授正七品。
具体职务,则是还需要后面吏务部根据个人意愿,各部门的人手紧缺等问题来进行安排。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五十八人都会被选入中央各机构工作,以充实中央各机构的人数短缺问题。
当登极恩科结束之后,大楚帝国的渡江攻势准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完成,就等罗志学一声令下开始渡江!
===第二百三十三章
渡江===
十月初五,罗志学召开扩大参务会议,所有在汉阳城的各部部长、各部尚书等从二品以上高官悉数参与。
会议上,罗志学强调渡江攻势在即,各部门要紧密合作,做好渡江工作。
一番商讨后,各部头脑开始表态。
参务大臣,工业部尚书袁高峰发言道:“我工业部下属各工厂已经在做好了所有准备,后方的襄阳兵工厂以及其他各军需工厂已经进入紧急战时生产状态,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各类军需装备从南阳、襄阳等地方运输到汉阳前线,确保军需无忧!”
财务部尚书黄诚宣表示:“除了已经预定的军费开支外,我财务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五百万两银子充当应急战费,并随时可根据旨意用于各种预期之外的战争开支。”
说道这,黄诚宣还多加了一句:“这五百两不够的话,我们还能再筹集两百万两银子,不过这会极大的影响后楚北各地的行政机构运转以及各地水利建设、农耕恢复。”
“至于粮食,我们在汉阳一线储备的粮草已经大半移交给军方后勤部,按照我军粮草供应标准,这一批粮食五万大军吃上整整一年,此外还有一批粮食用于南下各行政机构、辅助人员食用。”
吏务部尚书郭全书表示:“吏务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超过两千人的各级官员,并提前成立了武昌府、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各府、州、县机构。”
“各府知府、知县等中高级官员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人选,同时也做好了在楚南当地大量招募低级官员的准备,各府县衙门将会紧随大军身后,做到军方攻占一地我行政接管一地。”
而税务部尚书陈星凯更霸气:“尊陛下旨意,我税务部已经从楚北各府县抽调精干税务官一百余人、调查税警四百余人,武装税警两千六百余人,共计三千两百二十六人精锐,这一批税务精锐南下之后,将会第一时间执行抄没征税工作。”
区区一个税务部的南下的人员就大幅超过了其他行政机构的南下总人数!
于此可见大楚帝国对税收工作的重视!
而大楚帝国的其他官员们,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人家税务部可是大楚帝国里人数最多的一个行政机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