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447


对此,罗志学也是让军械部主持下,让襄阳兵工厂等厂的技术人员研发新型的炮弹引爆方式,也就是研发引信。
罗志学也没指望能够搞出来后世的那种现代碰撞引信,只要能够搞出来一个比较靠谱的延时引信就足够了。
而延时引信这东西原理也算是比较简单,不外乎就是控制引火物的燃烧速度和时间,再加上点燃引火物的方式而已。
火绳不靠谱的话,那么就要想办法用其他易燃物代替,比如说硝化后的软木之类的。
如今军械部那边已经开始组织人手进行前期研发,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弄出来就得看运气了,但是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用上的。
短期内,尤其是攻打钟祥城,如果想要用上臼炮的话,那么也就只能继续用火绳引信这种落后而原始的炮弹了。
——
第五守备旅等部队来的很快,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抵达了钟祥城,南下还顺路攻克了宜阳所这个明军在此地的卫所据点。
宜阳所那边本来就没多少明军,第五守备旅等部队甚至都不用摆开阵势,只是派遣了一个营的守备军过去后,对面的几个留守卫所的将领就干净利落的提前跑路了,而剩下的中低级卫所将领果断投降。
所以攻克宜阳所并没有浪费第五守备旅等兵力多少时间。
而在他们抵达钟祥城的时候,还有一批从襄阳出发的船队也顺利抵达了钟祥。
这一批船队满载了各种军需物资,包括火枪,盔甲等作战武器以及弹药,粮食等等。
而最为重要的还是两批火炮。
一批是襄阳兵工厂所生产的第一批六百斤长管铁铸火炮,另外一批则是襄阳兵工厂出产的第二批十八斤臼炮。
襄阳兵工厂近期的主要生产力全部放在了枪炮的打造上,尤其是火炮。
其生产的第一批,也是最后的一批铁铸六百斤火炮已经陆续出厂,总数在二十门,生产完二十门门六百斤铁铸长管火炮后,襄阳兵工厂也刚好能够顺势加工两斤半青铜长管火炮。
最后的这一批二十门火炮,有六门被补充到了西线,单独编成一个野战炮兵哨,归属西路军司令部所辖,以充实西线力量。
哪怕现在西路军所属的兵力都是守备部队,但哪怕是守备部队一旦有了野战火炮提供火力支援的话,其作战能力也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啊。
热兵器时代里,虽然看似枪炮并重,但实际上永远都是火炮更加重要。
火炮,才是战争之神。
此外还有六门火炮被留在了襄阳,被编入第三炮兵团,作为种子野战炮部队的火炮使用,后续这六门火炮将会承担起培养更多炮手,同时该炮兵团因为驻防在襄阳编练,因为这些火炮同样也会作为军官学堂炮兵科的教学火炮使用。
剩下的八门里有六门则是被补充到了钟祥前线的第一炮兵团,加上这六门两斤半火炮后,第一炮兵团拥有的两斤半野战炮将会达到二十四门。
此外还有两门,只是被编入了第一骑兵旅,作为骑兵直属火炮使用。
到目前为止,保乡军各部已经拥有了两斤半野战炮五十门,南线的第一师所属第一炮兵团二十四门,第一骑兵旅炮兵队两门;
驻防襄阳的第三师所属第三炮兵团六门;
北线的第二师所属的第二炮兵团辖有十二门;
西线司令部直辖的野战炮兵哨有六门。
上述各两斤半野战炮,都是清一色的铁铸火炮,而在未来,保乡军将不会继续装备铁铸野战炮,而是全面换装青铜野战炮。
这些铁铸两斤半野战炮,将会在使用寿命到临界点后就陆续退居二线,等彻底不能用了就会退出现役。
其实哪怕是现在,也有部分铁铸野战炮的炮管寿命差不多到期了,尤其是伏牛山时期打造的那一批火炮,历尽数场大战,每一门火炮所发射的炮弹都已经超过了四百发。
这些火炮虽然还能用,但是必须减少使用频率,尤其是不能频繁进行急速射,同时也会减少装药,以减轻炮膛的压力,只不过代价就是射速慢了,炮弹的威力也小了。
这一批临近炮管使用寿命的火炮,在主力部队途径南阳的时候被替换了下来,装备到了北线部队,如今被编入了第三师所属的第三炮兵团里。
而主力炮兵部队,也就是原来的第一炮兵旅,现在的第一师所属第一炮兵团则是换装了十二门的新火炮。
如今该炮兵团的火炮要么是全新,要么是比较新,其炮管剩余寿命足以支撑好几场大规模战役。
进而为南下部队持续提供火力支援。
不至于出现南下作战打到一半,炮兵部队的火炮就因为炮管到了使用寿命而被迫中止作战,或者强行继续炮击后出现普遍的炸膛事故。
为了一场大战,就得准备一批新火炮进行替换,这就是现在铁铸火炮的无奈,同样也是罗志学下定决心,哪怕是青铜火炮的成本是铁铸火炮的好几倍,也要全面换装青铜野战炮的缘故。
——
南下钟祥的船队除了八门两斤半野战炮外,还有新一批十二门十八斤臼炮。
襄阳兵工厂那边是日夜不停开工生产各种火炮,而十八斤臼炮的生产则是属于最高优先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