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9/1447


因为蘸水钢笔书写的确要更方便,更快捷一些,而更重要的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投,罗志学都用这种蘸水钢笔了,于是乎一大票臣子们也跟着用了……
如此大楚帝国官场里逐渐普及这种蘸水钢笔,后来又发展到各学校乃至企业当中。
如今蘸水钢笔,在大楚帝国的正式学习办公里非常常见了,当然,蘸水钢笔的出现以及发展,并没有让毛笔直接消亡,毛笔字依旧存在,并且依旧是社会的主流。
比如当代人们写私人信件或其他不是太严肃的文件,能够体现书法的文字里,大部分人们还是习惯使用毛笔进行书写。
即便是正式公文,也有不少人继续使用毛笔,对此也没什么限制,基本上你爱用啥用啥,只要把工作做完就行了。
怎么说呢,罗志学并没有强行去规定什么人们甚至是官员用什么笔,你爱用啥用啥,但是字体有规定。
为了避免官员们用什么狂草等乱七八糟,连隔一段时间后连作者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字体书写公文,罗志学在多年前就已经规定,任何奏折都必须用标准字体书写。
礼教部更是在后续明确规定了所有公文等字体都必须是标准字体,这种标准字体其实就是‘馆阁体’,馆阁体也是明朝以来各种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也不是为了好看,艺术性之类的,纯粹是这玩意其实就是千篇一律的小楷,但正是因为千篇一律,所以辨识度高,不会让人认错。
但是这种字体阅读起来很方便,然而使用毛笔写起来可就不容易了,多少科举考生为了练一手的馆阁体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个日夜青春。
哪怕是练会了,但是日常工作当中以馆阁体书写公文也是非常劳心劳力的事,更恶心的是,公文里的字体都不大,你不能一张纸里只写那么几个字,你得写一堆字。
也不可能随便一封几千字的报告就来几十页纸张,厚厚一叠吧!
所以公文里的馆阁体字体都很小的。
这毛笔字小到一定程度后,书写难度就会急剧加大,蝇头小楷可不是那么容易写的……
这也是蘸水钢笔在官场风行的缘故,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使用玩意写起来小号的标准字体来又方便又快。
至于字体艺术之类的,馆阁体本来就没有艺术可言,甚至都不允许你搞什么艺术性。
馆阁体在以前的明王朝乃至现在的大楚帝国,都是属于纯粹的公文字体,讲究的就是千篇一律,高度统一,容易辨认,不会出错,你非要搞个性的艺术字体来,是会挨批的。
蘸水钢笔在这种背景里出现并发展,但是罗志学对这种蘸水钢笔还是不太满意,主要是时不时蘸墨水让人很烦。
他想着如果有自来水钢笔就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技术比十几年前提升了一大截,说不准能够搞出来了呢。
罗志学想到这里,就把这事记在心里,准备明天的时候让工业部那边的人搞一个。
至于现在,他还要继续指导乐舞团的领舞以及其他伴舞们的服装文化的相关事宜。
虽然比基尼等新时代的服饰还只是在图纸上,但是有时候先进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一切,更不能因此而全面抛弃传统。
说实话,罗志学还挺喜欢薄纱丝绸制作的各种样式的改良汉服的,既有传统人文气息的高雅,又有新时代的激情,混合在一起,有一种新旧时代相互碰撞的感觉。
所以,很快罗志学就埋首在传统与新时代的碰撞之中!
……
次日上午,罗志学从十几个乐舞团的舞者们的环绕下爬起床后,边上的领舞还靠过来在在罗志学耳边低语:“臣妾今天就让宫里的裁缝制作新衣。”
罗志学随手扯过一件粉色丝绸轻纱外套给她披上:“秋天早上凉,光着身子容易着凉!”
“那些新设计可以多做几套,你们都可以试一试,也可以编个新舞什么的,回头朕会来看看设计和剪裁的怎么样。”
离开了乐舞团的舞者们后,罗志学到了寝宫里先洗了个热水澡,又简单吃了早餐后就朝着前殿去了。
虽然罗志学也喜欢玩,不过说实话,他从来没有让后宫的女人们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什么君王不早朝这种事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更不会说直接缺席工作。
当然了……实际上罗志学从来也没有上过早朝,因为大楚帝国就没早朝这种玩意。
罗志学可不愿意天不亮就爬起来上班……尼玛,总不能都穿越当皇帝了,日子过的比后世的上班族还要惨吧。
人家997好歹还不用天不亮就起床上班啊。
所以,大楚帝国没有早朝这玩意,平日里只有早会,规模不大,基本上就是轮值的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参与,少的时候七八个人,多的时候十来个人,讨论一些日常事务。
臣子们一般称之为‘御前早会’,早些年的时候是早上七点半开始,但是后来罗志学觉得还是太早,没啥准备的时间……所以干脆把早会的时间推迟到了八点半。
罗志学通常是八点左右抵达前殿的御书房,也就是他的办公场所,然后简单的审阅早会的相关报告,顺便喝个茶清醒清醒脑子,等差不多进入工作状态后,也就是八点半左右开会。
从这会议的时间就能够看的出来,其实罗志学并不符合这年头人们对于一个勤奋皇帝的定义,但是让人们很不解的是,罗志学哪怕这么晚才开始处理政务,却依旧能够把帝国牢牢的抓在手中,而且也没有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
而这,就是制度的因素了。
政务院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再加上独立办公的各部、对应的翰林院各科、大督察院、审判院,还有军方的军务院、军方各部等,大楚帝国内容形成了一套平衡而且稳定的运转体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