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9/1447


所需要的船只数量也会更多!
其中的沙船就是建造的中心。
沙船,别看名气其貌不扬,但是这种船型非常适合作为内河、湖泊、近海航行,吃水浅、中式硬帆对风力的利用率也高,对人员数量需求也低。
而且技术成熟,成本也低,可以大规模建造。
这玩意,随便拉个民间造船厂出来都能搞,无非就是大小的问题。
但是作为一种内河近海航行的船只,这玩意也不用太大啊。
如今的长江流域里,往来的沙船是一天比一天多,遇上天气好,业务又繁忙的时候,都可以在扬子江一带里风帆不断。
一艘接着一艘的船只往来其中,而这些船大部分都是沙船!
工业部投资的大量中小型造船厂,一开始都是把目标放在了建造沙船上,只有一些投资规模比较大的沿海造船厂,才会想着造一些新式的大海船,不过技术能力暂时都不怎么样。
工业部大规模投资造船业,是为了向日夜发展的帝国经济提供运输工具,而这个过程里,工业部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造船厂造船,尤其是工业部拆分,工商部独立出来后,就更加鼓励了。
李氏家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投入重金进军造船业的,而除了李氏家族外,还有其他大量的士绅也好,商人也好,都进入了造船行业。
而在一票的是士绅商人之外,还有一群和士绅商人不沾边的造船工匠们,也不甘心只拿个死工资,想要自行创业。
他们,就是罗华造船厂的创始人团队,昔日松江海军造船厂里的部分骨干。
对于造船,他们懂,但是对于怎么经营一个造船厂,他们却是抓瞎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柳家全也想躺着抢钱===
罗启雄,他算是传统的造船世家出身了,他父亲,爷爷乃至更前几辈人都是造船工匠。
他本人之前也是在明王朝里的一所官办的造船作坊里做事,当大楚帝国控制了江南后接管了大批明王朝官方控制的各类作坊,并进行了人员和资源上的整合,继而成立各类工业部官办的工厂。
罗启雄也是和其他人一样,顺势进入了松江海军造船厂,开始为大楚帝国海军打造战舰。
和普通造船工匠们大字不识,工作全凭经验不一样的时候,罗启雄幼年时候是读过书的,对造船他喜欢琢磨,总是试图找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因为读过书,也喜欢琢磨各种东西,对新鲜时期接受甚至主动去专研,并提出各类的看法,因此他在松江海军造船厂里很快就成为了核心技术人员,薪资待遇也是越来越高。
过去几年里,他参与了众多船只的建造工作,并且在金陵级战列舰中还是属于主要的技术负责人。
按照道理来说,这样的人生他已经该满足了,毕竟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收入也好,社会地位也好,都算得上是上层了。
更进一步的话,他都能够进入松江海军造船厂的高级管理层。
但是人都是有野心的,罗启雄也不例外!
当成为了核心技术人员,也算是中层管理人员后,他还想要更多,尤其是想要大富大贵,更想要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家属于自己的造船厂!
他做梦都想!
这也不仅仅是他的梦想,也是他已经死去的父亲乃至祖父等数代人的梦想。
当他看到了造船业在最近几年极为火热,大量士绅也好,普通商人们也好都投入造船业的时候,他终于是坐不住了。
他联系了不少同样想要出去创业的同事,信心满满的一起筹集资金创业。
但是真当辞职下海创业后,才发现创业没那么简单,首先是启动资金就非常的麻烦。
他们虽然是一起筹集资金创业,但是大头还是罗启雄出的,为此他甚至都变卖了自己唯一的宅院以及老家里的土地,加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工资一共将近两千多两银子。
其他人一共也就投了几百两而已。
然而这加起来三千两银子不到的启动资金,根本就不够用。
别说搞一个真正的大船厂了,连船厂所需的设备都买不起几台。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是先搞了个小作坊,帮人造一些小型的内河近海船只,同时不断的想办法寻找外部的资金。
最终他们在工商部的部分官员的介绍下,找到了财务银行申请创业贷款。
财务银行那边倒是愿意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这也是帝国制定下来的扶持工商业,尤其是扶持实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给一些缺乏资金的技术性行业提供政策性贷款,利息很低。
但是因为没什么抵押物,这总额也不算多,一共也获得了一万两银子贷款而已。
这一万两银子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算是很多了,但是对于造船行业而言却是不算什么。
人家李氏家族为了进军造船行业,前期投资就达到了十五万两银子,后续又追加了十万两银子的投资,一共投入了二十五万两银子,这才在短时间内搞定了干船坞,设备等硬件设备,同时招揽大批工匠以及普通工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