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447


所以,别看柳家全手底下只有两艘两三百吨级的福船,但是他是真有钱,至少比广州城里的大部分所谓的富豪们都要有钱。
这样的他,根本就看不上什么福船或广船、沙船之类的,他就想要那些上千吨的新式大海船。
如果能够有这么一艘新式的大型武装商船,他都敢跑一些比较偏僻的南洋航线,甚至跑印度航线。
大楚帝国的船只,也是能够去印度甚至更远的的其他各国港口进行贸易的。
因为按照大楚帝国和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兰这四个国家签订的相关贸易条约,对彼此都开放若干港口进行贸易。
不能说你们的船只可以来大楚帝国的港口进行贸易,而大楚帝国的船却无法去你们的港口进行贸易。
讲究的是一个贸易对等。
只不过虽然有这么一个条约,然而很多海域或港口依旧不能去。
因为海盗以及海商们客串海盗的情况及其严重,人家让你去,不代表你能平安抵达。
目前,也就只有大楚帝国工业部直属的三大贸易公司,才有这个实力派遣少量船只,尝试性的前往印度进行贸易,但是整体规模并不大。
说是去贸易,但是更不如说是为了去探路。
值得注意的,这个过程里,英格兰人是最欢迎大楚帝国前往印度贸易的,人家甚至直接开放了孟买这个他们在印度上的核心殖民地。
这也和英格兰人在印度的经营模式比较特殊有关。
英格兰人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在印度的经营一部分是依靠垄断英国人在印度的贸易,还有一部分则是依靠税收。
而且现在英格兰人发现,殖民地经营的税收收入,要比直接贸易还要更多一些。
此外,因为英格兰人在东南亚没有任何一个殖民地,又和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在东南亚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因为英格兰人的船只想要前往大楚帝国进行贸易,可谓是困难重重。
路上想要找个港口休整补充物资都极为困难,更别说还会经常遇上所谓的海盗的袭击了。
如此情况下,他们也希望大楚帝国的商船运送大量的华夏特产抵达印度,直接和他们进行贸易。
毕竟大楚帝国的船只在南洋航行基本不会遭到荷兰人或西班牙人的阻挠,哪怕是大楚帝国的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这几个国家的势力也不敢公然拦截。
安全性比英国人自己前往大楚帝国要大的多。
这年头的海上贸易,是非常复杂,而且因为各国的政策不同,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大楚帝国,是采取完全开放的模式,不管什么船只来,只要来大楚帝国采购货物,老老实实纳税,那么大楚帝国都欢迎。
大楚帝国要的其实不是海上贸易本身的利润,要的是市场以及原料。
但是其他国家就不是了。
荷兰以及葡萄牙乃至西班牙,他们的海上贸易模式为的是海上贸易本身的利润。因此他们对垄断航线非常执着,自己的港口基本不允许竞争对手,尤其是欧洲竞争对手的船只进入。
大楚帝国的船是例外!
那个啥在东南亚乃至算上印度的海上贸易,大楚帝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荷兰人为例子,他们的贸易模式是什么样的?
从大楚帝国进口棉布、铁器等工业产品,然后销往自己控制下的东南亚土着地区以及印度地区,再从东南亚各地收购香料,从印度收购棉花等原料卖给大楚帝国的商人。
同时会从大楚帝国里进口丝绸、瓷器等传统货物运回欧洲销售。
葡萄牙人的贸易模式也和荷兰人差不多,基本都是从东南亚以及印度地区的殖民地里收购货物,然后卖给大楚帝国,再把大楚帝国的货物卖给这些土着,然后赚取利润。
最后免不了再把大楚帝国的一些高价值货物,比如丝绸,瓷器运回欧洲销售。
至于西班牙人,最近几年他们在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更简单干脆,直接从美洲运来大批的金银以及硝石等高价值物资,跨越太平洋把货物卖给大楚帝国,再从大楚帝国购入丝绸,瓷器等货物运回欧洲贩卖,来一个环球大航线。
这里头,英国人比较悲剧!
实际上,因为他们在东南亚没有落脚点,被其他三国排斥,想要直接跑到和大楚帝国贸易困难重重。
所以只能是跑到东南亚,经过荷兰人的手和大楚帝国的商人进行贸易,如此也就是被荷兰人从中赚了一手。
这也是英国人和荷兰人在印度以及东南亚贸易里的最大矛盾所在。
如果不是英国人还处于内战,估计早就发动战争夺取马六甲了。
同样的,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矛盾也是超级大!
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和大楚帝国一样想要搞开放贸易的!
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以及西班牙人,他们的殖民地经营模式还是处于极早期,以垄断贸易本身的利润为目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