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447


“然官军为何迟迟不能剿灭义军?”
听到罗志学开口,而且开口说的还是大势,当即李同林和孙成立都是转头看了过来。
罗志学继续道:“初时义军力微,乃避战寻机壮大,待今义军势成,则聚兵或攻或守,官军难以为继也。”
“又义军多精骑,或善骑射,或跨双马,可日行百里击敌之弱,纵使一时不慎遭敌围困,亦可轻易遁走,官兵多马三步七,追无可追。”
“如此,纵使官军围剿多年,然群雄依旧纵横多省!”
准备一番话说完后,李同林眼睛微微眯起!
作为官兵出身,而且数月前还是亲自参与围剿各路贼军的官兵之一,李同林很轻易的就能听明白罗志学的这一番话。
官兵为什么迟迟不能剿灭各路贼军?
天灾人祸导致人们吃不饱,继而不断引发各路起义等因素暂且不说呢,只说军事方面。
官兵无法剿灭各路贼军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大多是马夫、驿卒、逃兵、叛军,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其实不差。
此外明人张翰所著《松窗梦语》有言:陕西多驴马牛羊旃裘筋骨。
这地方,骡马多!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机动能力非常强悍。
纵然官兵有时候围困住了起义军的大部队,但是围困住的也只是那些用来筹数的流民而已,至于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基本上见机不妙就溜了。
而官兵因为多步兵、少骑兵是非常难追上起义军。
逃出去的起义军骨干摆脱了官兵后,给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又能挟裹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流民大军出来。
这一点,就连人家明王朝内部的主要将领们都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他们都是采用多面围剿,步步紧逼,一步一步压缩起义军活动空间的方式进行围剿的,只不过成效不大而已。
对于这些,其实李同林心里头也明白的,但是之前他因为舍不得收拢起来的士卒而犹豫。
现在,李同林深吸了口气后道:“官兵追的紧,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目标太大,怕是走不掉了,吩咐下去,亲兵聚集骡马准备突围,至于剩下的人,让他们分散突围!”
想了想,李同林又道:“把那些无法带走的粮食也给他们分下去,以后是死是活,看他们自己的命!”
吩咐下去后,李同林又看了眼罗志学,目光中带着和善:“罗先生会骑马吗?等会我们少不了要走一些小路,马车不好走。”
罗志学道:“这些天倒是学过一番,虽然还不熟练,但是策马而行足够了。”
他早就知道这伙贼军在官军追击下要跑路的,之前身子稍微恢复了些也就找孙成立要了一匹比较温顺的矮马学骑马,还请教了不少人。
如今要说他马术娴熟肯定是扯淡,但是仅仅骑马赶路的话还是勉强可以的。
再说了,如今正是跑路的紧要关头,不会也要会啊!
李同林微微点头!
会骑马就好!
对这个罗志学,他还是比较欣赏的,不仅仅懂文识字会做账,而且刚才那一番话也不像是个普通读书人能够说出来的话。
兴许以后在军事谋略上也可以让他出谋划策。
——
李同林做出了决定后,行动非常迅速,仅仅是半个时辰左右就把事情安排妥当,随即亲自带着一百多骑兵以及罗志学等人率先撤离。
至于那一千多流民士卒嘛,他们领取了发放的粮食后就一哄而散了。
这身后可是有好几千官兵呢,如果不是之前李同林强行带着他们跑路,这些流民士卒早就各自逃命去了,那里还会傻乎乎的跟着李同林一路逃啊。
所以,这其实是分则两利的事。
李同林非要带着这一千多流民士卒跑路,才会真正害了他们。
李同林带着一百多亲兵骑马狂奔跑路,一千多流民士卒一哄而散之后,后头的官兵们对此却是习以为常。
类似的情况他们见多了,每逢战事不利的时候,那些贼军骨干们基本都会扔下普通的流民炮灰独自跑路。
所以官兵没搭理那些一哄而散的流民士卒,而是死咬着李同林等一百多骑兵不放。
这一百多骑兵才是这伙贼军的骨干,干掉他们才算是真正灭掉这支贼军,不然过几个月这些一百多贼军骑兵就能重新聚起来数千甚至上万的流民大军。
===第六章
狭路相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