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7/1447


只不过,这些骑兵部队里大部分还是传统的骑射骑兵,并不是陆军方面大力推行的新式骠骑兵。
新式骑兵要训练,要改编,一时半会的也搞不了,但是北方的战事也等不及,所以只能是一边打一边改编了。
除了骑兵外,还有大量的野战炮兵部队,或者说骑炮兵部队,这些以两斤半、五斤火炮组成,由大量骡马拖带机动的野战火炮,在平原良好地形上的机动速度可不差,完全可以跟上骑兵部队进行长途机动。
至于步兵以及重炮兵们,如今只是在后头慢慢跟着了,毕竟机动速度就那样,更何况估计东掳人也不会傻乎乎的跑出来和他们玩步兵队列作战。
至于重炮……那更是没什么用武之地,退出辽东长城后,东掳人现在连座靠谱的城池都没有……
一些小城镇根本用不着大批四十八斤榴弹炮,二十四斤榴弹炮这些大杀器,随军的十八斤轻型榴弹炮就足够了。
这些步兵跟上去,更多的还是为了维持后勤线,沿途建立补给线,至于攻击敌人的任务,大概率是轮不上他们了。
而实际战况的进展也是如此。
自从五月份楚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后,对面的东掳人根本就没有固守某地进行顽抗死守,而是采取了机动作战的方式进行顽抗,并且还是属于比较分散的那种。
因为东掳人已经没有了什么成型的城池,也没有什么必守之地,此外他们也发现了大规模会战这种玩意,除了给楚军送人头外也没啥好处了。
因此,他们依靠东北地区的荒山野林,采取骑兵袭击的方式进行作战。
还别说,这种战术的效果可比他们之前在辽东,尤其是在辽西战场上死扛来得好。
楚军最擅长的就是大规模集团作战,兵力规模越大,越能发挥自身的火力优势。
而在小规模战斗力,尤其是零散,只有几十个人,百来人规模的战斗力,楚军的战斗力就没那么夸张了。
这种模式,其实之前双方在冬天和春天的小规模袭扰作战里已经是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楚军以骑兵团为作战单位,搜索袭击东掳人为主。
而东掳人则是玩渗透反击,伏击为主。
并且大部分战斗都是零星而急促,双方遭遇,不管是谁伏击谁,往往都是打的非常快,人家东掳人大多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过来,然后放一波箭后,也不管杀向效果如何直接就上马跑路。
而楚军也差不多类似的作战模式,找到东掳人的营地后,摸上去拉出两斤半骑兵炮直接炮轰,然后骠骑兵挥着马刀列阵冲上去,或者是骑射骑兵上去射箭。
至于说步步为营平推过去……唉,东北太大,别说几万兵力了,就算几十万兵力也不够用了。
楚军说的步步为营,更多的还是指后勤方面,战略上。
至于具体的战术细节,根本就做不到所谓的步步为营。
这种战争模式,其实远远比双方摆开架势玩会战更加的残酷,伤亡也更大。
楚军方面深入北方区域的部队,频繁遭到东掳人的袭击,看似都是零星的伤亡,但是数据汇总起来就非常大了。
而东掳人更惨……楚军的作战目标,是一个又一个东掳人的居住营地,兴许是小城池,兴许是小村庄,总之找到它们,摧毁它们……
至于打击敌军的兵力什么的,那都是顺带的。
楚军在辽东长城外的军事行动,是以杀伤东掳有生力量,驱逐其残余力量为主,并不是说单纯的为了击败敌军主力,因为东掳人根本就不会集中兵力和楚军决死一战……人家东掳人又不傻,可不会自寻死路。
东掳人试图通过各种袭击来抵抗,楚军则是直接攻城略地,直接从根源上摧毁他们的战争持续能力。
没有人口,没有粮食,没有骡马,后续东掳人拿什么和大楚帝国打仗?
而在楚军的这种摧毁营地的战略推进下,辽东长城以北区域的东掳人聚集地,一个接着一个被摧毁,大量人员伤亡,残余人员被迫进一步向北逃亡。
这个夏秋,楚军方是想要彻底的解决东掳威胁!
===第五百七十章
东北攻势===
承顺八年五月开始,大楚帝国陆军以第三集团军为主力,第二集团军配合,对东北地区的东掳人残部以及依旧效忠于东掳人的漠南蒙古部落发动了规模浩大的进攻。
战场从东边的鸭绿江一直延伸到漠南蒙古的西边区域。
楚军出动了超过四十万大军,在数千公里的超大范围内各处出击!
其中的核心战场自然是东北地区,尤其是东掳人的老巢,也就是建州地区以及海西地区。
这里是东掳人发迹的地方,之前东掳人从辽东地区大规模撤退的时候,其军民也是撤往这一地区为主。
如此,此地也就成为了楚军的重点进攻地区。
众多的楚军或聚或散,在此地汇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其中光是骑兵军就有三个其中的两个主力骑兵军,即第一骑兵军以及第三骑兵军更是在战役刚爆发的时候,就从安乐府的辽海城越过长城,一路向北高速穿插,强势而迅速攻占了亦东河卫地区,即后世长春地区,随即第一骑兵军向东穿插攻占了兀也吾卫地区,即后世吉林地区。
并且这两个骑兵军一共四万余骑还在继续向东穿插!
后头是紧跟着上来维持后勤线,同时驻防沿途各地城镇的步兵第九军四万余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