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447


严正理接到罢免圣旨的时候,人前还能镇定下来,但是一回到书房里却是整个人摊在了太师椅上。
这一局,他输了!
但是他不甘心啊!
他好不容易才斗倒了陈星凯,把上头的税务部尚书,参务大臣的位置给空了出来,但是没有想到陈星凯倒台之前都还埋伏了他一手,靠着各种昔日往事迷惑了君上,进而顺利推动了其党羽唐丰泽上位。
而唐丰泽的上位不仅仅导致了严正理上位的野望落空,更是直接导致了被陈星凯,唐丰泽派系的反扑,直接一败涂地被免职!
只不过,陈星凯也好,唐丰泽或严正理也罢,他们之间的斗争在罗志学看来都不算什么大事,就算没这些事他也会对御书房的人事进行调整的,他们刚好赶上了而已。
让御书房里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保持人员流动,这是罗志学掌控朝堂大权的既定计划。
陈星凯是第一个下台的,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实际上在陈星凯下台之后,罗志学就已经准备着换第二个参务大臣了。
九个参务大臣,大概一年换一个,九年左右就能轮换一遍,这样每个参务大臣的任期大概就九年左右。
当然,实际情况不可能有平均!
在罗志学看来,一个参务大臣手握实权四五年差不多了,时间太少的话也没办法施政并看到什么效果。
四五年时间,足够他施展胸中方略并看到效果了,效果不错那就继续干,罗志学会再给他四五年时间。
如果效果不行就滚蛋,给别人腾出位置来!
在个过程里,罗志学也会用各种方式把这个潜规则给落实下来,比如通过加衔的方式就很好用。
现在还需要他各种暗示,各种搞顺水推舟,但是等过两年形成惯例后,不用罗志学自己动手,到了年限又没获得加衔的臣子也就会自己上述请求致仕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那么整个帝国的中枢权力就能够在稳定的同时,进行持续的替换,实现整体的人员流动的体系。
这个体系,才是罗志学想要的。
相对比之下,孟东阳、陈星凯,唐丰泽和严正理这些人的命运,都不是这一套体系推动过程里的小浪花而已!
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影响不了大局。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同以往的大楚经济模式===
承顺七年的后续几个月里,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外部平静,内部地方也没啥大事,虽然有些地方受到自然灾害,也有部分出现过土司或豪强叛乱什么的。
但是都无伤大雅!
地方小规模叛乱这些,对于一个新王朝而言很正常,尤其是很多边地都是属于新收复,同时大楚帝国还推行比较激烈的土地政策以及改土归流政策。
土地政策,会引起大量的大地主豪强们反抗,这些年反抗的地主豪强一直都有,只不过越杀越少了,估计过几年也就不会再出现了。
改土归流政策,则是全面废除所谓的土司世袭,废除所谓的土司贵族,顶多就是给个官帽子让你异地为官,再多就不可能了。
要么接受,要么死!
如此一来,有些土司接受,有些土司不接受,因此大楚帝国的西南各省虽然收复并纳入帝国版图了,但实际上过去几年里一直都不平静,土司叛乱此起彼伏。
这也是楚军在西南各省,主要是在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四川持续驻扎重兵,并且三天两头还在打仗的缘故,就是为了镇压持续不断的土司叛乱。
对于这些土司叛乱,帝国高层以及军方的想法依旧简单而干脆:杀光了事!
把敢叛乱的土司全杀了,自然也就没土司叛乱了。
按照帝国高层的估计,西南数省的局势,估计还得乱上几年,等帝国军方挨个把那些土司全部收拾一遍并把其中的硬骨头全部卡察了后,那么也就能平静下来了。
而到那个时候,西南数省才能算是真正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
些许地方上的叛乱,影响不了帝国大局,些许的自然灾害也影响不大。
——
大楚帝国地方那么大,从北边的辽东到南方的琼州岛,南北横跨两千多公里。
从西北的嘉峪关到东边的大员岛,更是有三千几公里。
如此庞大的疆域里,每年总会有部分地方受灾的,或大或小而已。
对于这些自然灾害,大楚帝国也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应对措施,比如旱灾,基本就是官府拨款并组织兴建应急的基础设施,比如旱灾就是打水井,挖水渠引水等等。
如果是洪涝,则是修建各类防洪设施,转移灾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