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447


同时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前两天就不该答应让豪格带走城内的两万多骑兵,要不然的话,这会他都能派出骑兵袭击楚蛮子,趁着他们立足未闻的时候击退他们,如此再不济也能够争取多几天的应变时间。
只是前两天,杏山城危机,按照楚蛮子那肆无忌惮的攻城方式,恐怕杏山城根本就坚持不了一个月……
别说一个月了,甚至就连半个月可能都坚守不到。
时间太短的情况下,根本就等不到来自蒙古方向的骑兵援兵。
如此情况下,豪格为首的部分东掳将领认为,不用等蒙古骑兵了,直接先集结锦州一带以及松山一带的骑兵力量驰援杏山。
不求直接能够杰出杏山城的被围困,但是也要给楚蛮子制造一些压力,让他们不能肆无忌惮的攻城。
要知道楚军方面在前几天里,发现东掳没有派兵救援杏山城的时候,已经逐步把第九军下属派往杏山城东北方向,即面向锦州方向的一个甲等师,派往杏山城东南方向,即面向松山方向的一个甲等师逐步回撤,然后配合正面强攻部队对杏山城展开了围攻。
这意味着,这几天里杏山城遭到了楚军三个甲等师、一个甲等师以及若干独立炮兵部队的全面围攻。
参与围攻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又有两个炮兵旅助战,汇集至少三百门以上火炮。
而海军方面也是派遣了一个临时编成的海军重炮营参战。
如此一来,杏山城所面临的压力可谓是巨大的。
哪怕是他们也在前明新标军投诚将领的指导下,修筑了明军曾经搞过的的城防设施,对火炮的防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话有说回来,如果前明的新标军城防设施真的能够阻挡楚军的炮击的话,那么明王朝也不会败的如此迅速了。
西明孙传庭所部,曾经依托潼关这种天下闻名的险要关卡,以众多新标军和火炮为力量,以新式的城防防御工事为依托,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抗住楚军的炮击。
怎么说呢,明军搞出来的这种城防体系,对付直瞄实心火炮很管用,尤其是壕沟、堡垒这些防御体系,实心火炮打上去基本没啥卵用。
而臼炮虽然杀伤力不错,但是臼炮精度差,射速太慢,再加上炮弹也不怎么靠谱,所以也难以动摇这种城防体系。
但是当遇上楚军的新式榴弹炮后,这些城防体系就不够看了。
潼关城防体系,最终是被楚军的新式榴弹炮给砸开了口子,最终导致西明军一败涂地的。
而那个时候,楚军里装备的新式榴弹炮还没多少呢。
现在……在辽西战场上,楚军装备的新式榴弹炮数量却是极多,炮击力度相对比攻打潼关的时候,已经是增加了好几个级别。
如此情况下,杏山城里的守军哪怕是有着新式城防体系,拥有比较多的防炮设施,但是依旧被炸的苦不堪言。
被楚军继续这么炸下去,杏山城根本守不住多久。
如果东掳人不想要看见杏山城和广宁中前所城落入同样的结局,那么就必须有所动作。
必须派出援军!
不管是突破楚军包围,直接救援杏山城也好,还是说通过袭击楚军的方式,给楚军制造压力,让楚军无法顺利攻城也好,都需要有所动作。
而这些,也是早先时候多尔衮和豪格等人商讨整个锦州防御作战的时候所敲定下来的策略。
整个锦州方向,实际上是以由杏山、松山、锦州三城一起组成的,如此才能实际控制整个辽西走廊的东端出口。
如果只是守锦州一城的话,那么楚军就能够直接送松山一带绕过锦州,并度过小凌河跑到锦州的后头去。
那等于直接把锦州以西的大后方向楚军直接敞开!
所以,守锦州也要守松山。
同时考虑到这两座城池一南一北,为了避免被楚军分割包围,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战术支撑点,而这个战术支撑点就是杏山了。
怎么说呢,杏山不破,那么楚军就腾不出手来直接强攻松山或锦州。
杏山城此时已经是变成了这个三角地带的最东段,东掳人锦州防线的前沿据点。
如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三城一体的锦州防线体系,三城可以相互支援,同时也都有着坚固的城防体系。
按照东掳人最初的这种思路,那么在杏山作为前沿战略支撑点,一旦遭到楚军大规模围攻的时候,锦州和松山都必须派出援兵减轻杏山的压力。
按照最开始的计划,应该是派出传统兵力,也就是骑兵和步兵以及炮兵都有的主力部队直接杀过去的。
但是在塔山-杏山的前置战役里,即塔山守军撤退战役里,东掳人却是发现他们在野战里竟然落入了下风。
虽然他们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他们在野战中被楚蛮子给击败了。
当初塔山守军撤退的时候,可是获得了杏山八千兵力救援的,其中甚至都有三千骑兵。
但是实战中,他们发现楚蛮子的野战能力相当可观,尤其是他们的野战炮太吓人了,以至于本来好好的撤退,最后不得不扔下了好几千的断后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