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0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8/1447


第三集团军兼河北守备司令部的军政官赵仲书中将,在密折里也说盛玉书少将忠于君事。
忠于君事,这基本是官方层面,给予一个官员最高级别的评价了。
什么才华过人,战功显赫之类的都不如这平平淡淡的忠于君事四个字。
翰林院内务科的盛玉书少将的绝密档案上,是盛玉书少将虽然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违规以收养女的名义,收养了若干小妾,其家眷偷偷借着他的名头搞一些欺行霸市的行径,不过大问题没有。
罗志学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大楚帝国里诸多文官武将,早几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他打天下,可没几个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的幸福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奔着荣华富贵来的。
盛玉书,也不会是例外!
只要没有太大的,违背原则性的问题,再加上能力不错能做事,罗志学基本都会用,其中的佼佼者更会重用。
而盛玉书的练兵以及作战指挥能力都是相当突出。
辽西战役的进展之所以这么顺利,和骑兵部队顺利击溃并近乎全歼了豪格所部骑兵是分不开的。
不打败豪格的骑兵,他们别说继续进攻了,恐怕都得考虑这么撤退自保了。
而这一场大规模的骑兵会战里,近卫军骑兵支队的发挥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正是近卫军骑兵支队顺利击溃了敌军左翼三千精骑,后续又击溃了敌军三千援军,最终导致了敌军的大崩溃,为骑兵会战的全面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近卫军骑兵支队里的三个骑兵团,是盛玉书亲自带着作战,而之前的训练也都是他主持的。
因为盛玉书是近卫军骑兵司司长,大体上类似于陆军骑兵总监,乃是统筹近卫军骑兵发展,作战的重要角色。
盛玉书带着他亲自训练的近卫军骑兵,获得了这一场大胜,重赏是必然的。
罗志学亲自做出了批示,晋盛玉书为近卫中将。
职务上,因为还处于前线作战期间,不便轻易调动,因此继续以近卫军骑兵司司长的身份,率领近卫军骑兵支队在前线作战。
同时爵位从子爵晋升为伯爵。
还有府邸,金钱等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除了盛玉书外,其他有功的将领也是一一进行封赏,不过直接晋升的不多,比如第一骑兵军军长朱兴发,他的军衔和爵位都没有变动。
因为朱兴发本来就已经是陆军中将了,再往上的话,那只能是集团军司令或中枢部部长了,这种调动影响太大,轻易不会董丹的。
等彻底收复辽东后,给他一个陆军上将的军衔还差不多,现在嘛,还差些意思。
不过职务上有所调整,罗志学任命其为第三集团军副司令,以副司令的身份兼任第一骑兵军军长职务。
爵位上,他本身是伯爵,暂时也不会动,还要等到辽东战役结束之后再论功行赏。
此外各种物资上的赏赐也不少。
罗志学很快就把前线的高级将领的封赏给敲定了下来,同时又吩咐了礼教部邸报司那边,要对辽西战役的胜利进行广泛性的重点报道。
务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大楚帝国刚在辽西打了一场大胜仗,昔日频繁入侵关内,祸害苍生的东掳人,已经被他们英勇无畏的大楚帝国军人给干趴下了。
总之就是各种吹!
而且也别怕太尴尬……这种吹牛逼的事,吹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于是乎,仅仅是捷报抵达金陵城的三天后,最新一期的大楚邸报上就刊登了辽西大捷的消息!
这篇又礼教部里十多名前明进士文豪共同操刀,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过,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报道文章。
把罗志学吹成了千百年来最伟大的皇帝,才华能力和功劳直接和三皇五帝比肩,把前线楚军将士吹成了比天兵天将还要英勇善战,前线大军打东掳人如同斩瓜切菜一样轻松。
此战杀敌十万余,东掳残兵看见我王师东进,都望风而逃,争相恐后逃亡的时候,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甚至为了夺得逃生的道路而自相残杀。
而且这只是主报道,为了增加可信度,让民众感受到大楚帝国的伟大,将士们的勇武,邸报司的一票文豪们,直接无中生有,依靠着自身的强大想象力,通过五六篇文章,详细描绘了若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小规模战斗,通过这些小战斗,竖立了若干战斗英雄的形象!
后来陆军那边的负责内部军报,也算勉强负责外部宣传的将领看了……沉默不语!
要说吹牛逼的本事,还是这些文官厉害啊,这文章写的比我们陆军内部的军报强多了!
但是吧……
你们吹牛之前能不能先和我们通个气……这样好歹我们还能勉强给你找几个符合例子的战役,再顺水推出来几个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结果你们直接来个无中生有,通篇虚构……
你说有了好几个战斗英雄,还打了好几场的惨烈之中又能充分体现了我军以弱胜强的战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