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0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447


此外骑兵因为突进的太快,也导致了和后方的步兵以及炮兵部队有所脱节。
朱兴发中将率军接管空无一人的宁远中右所的时候,后头的左英哲才刚带着步兵和炮兵部队以及辎重部队抵达广宁中后所呢,两者距离已经达到了五十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已经算是严重脱节了,为了避免意外,朱兴发的骑兵得等一等后头的第三集团军主力。
因此,朱兴发中将下令停止了追击!
而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五月份了!
第三集团军并近卫军一部,陆续攻占了宁远中右所以西的众多区域,包括了四座大城,数十座中、小堡垒。
累计歼灭敌军五万余,其中斩杀近万,俘虏四万余。
缴获乘骑用马一万余匹、役用骡马三万余匹,牛羊等普通牲口数万。
缴获完好可用的长管野战炮、旧式红夷大炮八十多门,其余完好但是楚军不用的各类旧式短炮数百门。
缴获仿制元年式火绳枪三千多支,各类旧式鸟铳五千多支,各类旧式火门枪近万。
此外还缴获了一批粮草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类战略物资。
相对于所获得的巨大战果,楚军所付出的损失却不大!
第三集团军方面,累计战死约四百多人,受伤八百多人,总伤亡大约一千多人,主要是发生在广宁中前所战役里的骑兵作战以及攻城作战里。
而物资方面的损失就更小了,顶多就是攻城的时候耗费了一大批弹药。
经过简单汇总后,左英哲亲自手书一封捷报,派人五百里加急送往金陵城报捷!
这可是他左英哲的战功,也是整个第三集团军以及近卫军支队的战功,一大票的有功将士都等着论功行赏,来一个升官发财呢。
捷报由邮递司一路向南,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往传递,同时邮递司这边还顺便做了个测试,这封捷报是一式两份,一份由陆路,经过五百里加急进行传递;一份则是由邮递司那边刚搞出来没多久的邮递快船走海路进行传递。
这个邮递快船,看这名字就知道这船和普通船只一样,这是邮递司那边专门委托了皇家理工学院、工业部下属的几家造船厂进行设计建造,用来传递紧急公文、军情的快速船只。
追求的速度至上!
其中刚服役用于沿海通讯用的第一代邮递快船,其船身修长,极大的长宽比。
相对于小船身而言,超大的帆装。
然后一百多吨的船身上,连一门自卫用的长管火炮都没有,只有少数单兵持有的轻型短袍和火绳枪。
这玩意跑起来,别说战舰了,就算是那些海盗的船只都追不上……
这一次辽东战役开启,邮递司为了确保金陵和辽东地区的信息通畅,是执行了陆路和海陆并行的方案。
所有紧急公文都是一式两份,一份走陆路,采用传统的五百里加急或三百里加急,一份走海路,通过邮递快船,或搭便车做往返的海军快速船只。
就是想要进行详细的对比,并寻找更快通讯的方式。
毕竟对于一个偌大的帝国而言,通讯能力直接决定了帝国中枢对地方的统治能力。
华夏传统王朝,之所以能够掌控庞大的华夏疆域,依靠的就是驿站体系。
大楚帝国也不例外,交通部之所以单独成立为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邮递司。
一开始大楚帝国的驿站体系,是由军方直接管辖的,因为那个时候,楚军的驿站体系基本都是为军事服务的,说是驿站呢,但其实是由军方的传令兵们兼职。
后来控制区逐步扩大,陆续接管了明王朝时期的驿站体系,同时控制区的扩大,各种往来公文包括紧急公文大量增加。
于是乎,就设立了邮递司,军方早期自建的驿站体系也被切割交给邮递司管辖。
后续又以邮递司为核心,加入官道建设、维护、河道运输等职能,成立了交通部。
可以说,如今的大楚帝国的交通部,其实就是建立在邮递司之上的,可见邮递体系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而左英哲的这一封捷报,就是一式两份,由邮递司分别用陆路以及海路进行运输,即使对比,也是为了通过实战,进一步完善陆海两路的紧急公文传递体系。
===第五百四十四章
罗志学的野望
国强民富(二合一)===
在这一次的五百里加急军报的传递当中,海上传递展现出来了更多的优势。
当陆地传输的军报,由沿途驿站的邮递司工作人员不断的以接力的方式,实现每天超过两百多公里以上的速度进行传递的时候。
在海面上进行航行的邮递司第一代海上邮递快船‘速邮一号’,却是以每天二十四小时,并且每个小时都保持着十多节的高速向南一路航行!
速邮一号通讯舰,完全是为了速度而生,为此牺牲了适航性,抗沉性,载货量,更别提什么防护能力以及火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