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0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447


只不过没公开,都是偷偷摸摸的来,大楚帝国这边的主导者还是商贸部,由下属的宣大贸易公司负责,只是这个贸易公司里的很多人员,其实都是商贸易调查司的人……
商贸部调查司,这个机构很特殊,它既是贸易机构,同时也是情报机构。
不过这个机构在大楚帝国内部名声不显,远远没有翰林院内务科,督察院反贪局名声那么大!
哪怕对比陆军军情司,海军军情处都要低调的多,毕竟两家军方的情报机构,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搜集敌军情报的。
但是这个商贸调查司因为只在敌对势力的地盘里活动,普通人甚至绝大部分帝国官员根本没接触的机会,甚至连听都没停过。
商贸部调查司平日里,就是在非友好地区里,以前是明王朝控制区,后来是漠南蒙古,就连在东掳人控制的辽东都能看见调查司人员的身影。
他们在敌占区偷偷摸摸搞各种战略物资的走私,同时也会搜集各类情报。
他们搜集的情报更多的是偏向于战略层面,尤其是偏向于政治以及民生方面的一些东西。
比如搞清楚对方高层的政治倾向,进而判断那个是要刺杀的,那个是可以拉拢的,那个是可以扶持的。
还要搞清楚对方的粮食产量以及各种战略物资的产量,查探对方的国库里还有没有钱。
这些消息,基本还都是公开消息,只要用心都能搜集到。
然后他们会对消息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判断非友好势力的真实情况以及动向。
而这些信息,最终会用于判断乃至干涉对方的战略走向,判断对方的战争动员以及维持能力。
干这种事的他们,在外界里其实没啥人知道,不像是陆军军情司那边一样,搞的全天下人,甚至连远在西边,和大楚帝国控制区暂时还不接壤的准格尔都知道大楚帝国有一个军情司,专门刺探各种军事情报,刺杀重要将领,放火劫掠搞破坏,坏的流脓!
――
漠南蒙古不少部落,和大楚帝国之间的贸易,就是在外界里名声不显的商贸易调查司的主导下,偷偷摸摸进行的。
这种暗中进行的贸易,还为楚军解决了不少战马缺额呢。
如此也就导致了现在楚军里存在着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部分新采购的战马,是从蒙古人甚至是东掳人手中采购的!
这一点,和明军高度相似!
明王朝中后期,明军的不少战马也是直接从蒙古草原采购,那个时候明军的敌人可就是漠南蒙古。
后来漠南蒙古被东掳人控制了,这种战马交易其实也没断,东掳人甚至自己都插了一脚,充当背后的金主,通过中间人向明军出售战马。
别觉得双方在打仗的时候,还在进行战马交易很不可思议,现实就是如此。
明军也好,楚军也罢,因为自身缺乏优良战马,他们都迫切的需要草原上的战马。
明军是以为中后期马政崩坏,而楚军是还没来得及扩大规模自身的马政,都缺马!
相对的,草原蒙古人也好,东掳人也好,他们也迫切的需求中原的粮食、布匹、茶叶、各种铁器。
尤其是茶叶这么一个东西,这东西对于最近几百年来的蒙古游牧民族而言可是战略物资,一方面是用来补充维生素,另外一方面只是做法事的宗教需求。
双方都存在着迫切的贸易补贴。
如此情况下,楚军最近两年也从漠南蒙古里获得了一些战马,数量还不少。
承顺五年里,大楚帝国就从漠南蒙古,主要是宣大一带获得了超过五千匹战马。
而且这些战马,有相当多一部分还是背后的东掳人所主导的,东掳人肯定不会亲自插手,但是会通过中间人进行。
然而这些从漠南蒙古获得的战马,质量不咋地而已,可没办法满足陆军方面对重骑兵的需求。
陆军这边想要搞重骑兵,恐怕还得想办法加大从西域的战马进口数量,而这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最好还是获得优良马种后,自行培育繁殖优良战马。
大马营军马场,如今干的就是这事,他们利用从西域,通过各种官方或私底下,甚至是走私渠道所获得的众多种马,包括大批阿拉伯马,哈萨克马乃至一批精挑细选出来的蒙古马等。
如今大批各种类型的优良种马汇集在大马营军马场,后续将会对这些优良种马进行持续的培育。
一方面是直接培育更多的阿拉伯马、中亚马这些已经比较优秀的马匹。
此外还利用这些优秀种马,再进行杂交培育,试图培育出来更加优秀的战马。
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所以大楚帝国陆军一时半会估计搞不了重骑兵,只能是继续把轻骑兵的路子发扬光大。
而轻骑兵里所用的战马,内部解决一部分,从叶尔羌汗国里解决一部分,后续可能从和硕特部里也解决一部分,同时还从漠南蒙古里的走私交易解决一部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