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474


主世界近古史:东方社会在双千禧年前,从一开始卖鞋帽的开放到后来几十年变成世界工厂。一开始的确积累的是资本,但后期达到了全球格局所能容忍的持有信誉上限,积累的只是外汇货币数字量。这个让东方得到限制的格子,就是全球军事格局,全球其他诸强总和的美系海军,数百个军事基地画出来玻璃天花板。
当换取的国际货币对外不能换取技术,在资源购买时又受限,常年劳动创造产值,变成了消费型社会奢靡的挥霍。这导致出口实际上没有换取所谓“创新科技价值”,反而一直是被输入通胀。
所以东方经济内部主要货币在大趋势下不具有保值性!
数十年内,鸡蛋从一两毛钱涨到了一块钱。所谓的中产阶级只能恐慌的将货币换成当时唯一可能保值的不动产(房产)。
而年轻男孩追女孩子,每周几次下午茶、火锅就要花费五百。一个月单纯要为了在异性面前体面就必须要有月净支出三千的能力,而资本创造的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给了所谓制造“浪漫”的机会,更是要额外消费。
而这些消费最终还不一定有成果,因为男、女的思想,自从开放后一直被外部逐步攻陷。
当东方大江大河繁衍的这个勤劳民族骤然发现,储蓄没用。结婚生子寄希望于未来也变成空谈。
那么十数亿人口中的青年人劳动力也就只能选择躺平。这躺平,就相当于这场超限国战中,大量非战斗减员了。
相对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冷战,新世纪上半叶凉战双方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东方在对抗中负重颤抖,也再次应承歌词谶言:xx到了最危亡的时候。
……
卫铿在潘多拉位面的工作重点,是带领灾变后的大众团结、求存,对抗外来侵入,解决温饱的问题。——那是卫铿对潘多拉世界的承诺。
卫铿在神州位面的任务重心,则是要将国轨推回建设积累的道路上,让普民的希望可以重新挂钩至储蓄,生子。——而这则是卫铿一直没有消散的执念。
大漠中的风沙仍然在喧嚣,目前固沙设备还在一块一块的打入草格。
中午吃完饭后,卫铿将铁饭盒放在了沙土中刷了刷。沙土将饭碗刷的干干净净。
连续多日的操劳,让卫铿从潘多拉返回来的红润脸蛋再次变得灰扑扑的。
飘荡不定的沙,会定下来,草也会长出来。
……
2205年,在大半年后,一排排刺槐这类低耗水的防风林成排成排的出现在了西戈壁,土壤改良后土壤中的水分被锁住,在刺槐构成的格子内是大量填充草绿色玻璃大棚,虽然空气仍然是极干燥,但是在塑料和玻璃的保护下是满满的茂盛。
东部传媒工作者乘着直升机,观察着这郁郁葱葱的一幕。
这种良田百万公顷的画面是非常震撼的。虽然本世界的神州已经完成工业化,农业在国家生产总值中逐年下降,但在华夏人骨子里,田亩众多和繁荣一词仍然是挂钩的。
当然,东南部公共系学者们不出意料的发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会引发天道报应。
因此,相关的票行给这个产业定下的信誉等级很低,票凭交易所不愿意接受这部分资产的融资,要再观察两年。
他们似乎也进行了一些有理有据的科普。
因为,就在西经联盟在西域大规模砸农业的时候,蘇俄在中亚也搞着一套机械化农业。只是,他们的手段非常粗暴,没有采用大棚,滴灌。直接农机翻土,抽河水漫灌,导致中亚地区咸海枯竭,同时又造成了土壤盐碱化。紧接着,就是灾难性的大蝗灾难。
这帮砖家,拿着蘇俄的失败案例,套在卫铿这种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打分评级,叙述其不可行性,这就是恶性打压
【主世界二十一世纪,西方一直不承认东方市场经济地位,在评级时候一直是参考南亚,来为反倾销制裁提供佐证。】
当然,这样的操作并未超出卫铿意料,搞金融的那帮人那点腌臜心思,早就在防着了。
卫铿:你不仁,自然别怪我不义。变革,也可以说是博弈,即将开始了。
关于这种大型经济战,该如何打赢?需要青年群体的站位!卫铿相信自己能让青年群体站在自己这边。
一场消费模式的变革开始了。
这场反击战初期幅度并不大:西部的各大城市开始限制私家车通行时段,将原本的共交通体系逐步拓宽,只开放中小型电动车的购买。
遭到了质疑后,宛如确定了敌人主力,继续大胆进军:在城市中各个最好的地段完成了公共酒吧的建设,所有公共酒吧对一男一女进入进行了一折优惠!连带的,还打广告推销了鲜花提前预种,网上拼单温室租用等项目。
最终决定性的会战是住房:企业直接承担劳工的住房资金担保。入职后五个月后工人从公司这里贷款购房,一旦结婚两年后,或者一年育亲子(与双方明确血缘关系)正式确定房屋所有权,担保从公司转为个人。
教育谁都能上,稳定的工作可以好找,房子也好买,无需汽车,追女孩子也不要经济压力的。这样的社会经济是某些上流眼里没有活力的社会。
卫铿:“都信息时代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不缺乏想要消费的项目,难道我们的民业,必须要靠着“让青年房子不好买,婚不好结,工作得跪着求”才能发展吗?企业不能总想着让社会来承担成本,想要更好的人力供应链,那么就得加入社会改造来。
啥?企业压力大,购买原材料,还有市场开拓缺乏资金,原材料积分安排上,市场的渠道也都推荐上。别再向东部市场投资了,又换不到技术。
神州,随着东部的金融中心停止对西部输入资本,西部的资本同时也停止了对东部的聚拢。炒股不是西部年轻人的选择,全部被导引到了新储蓄方向。
随着西域第一批玻璃大棚的蔬菜大农场成功盈利,它们便立刻被刚有那么一点钱的人买下了产权。紧接着,就转手在西经联控制交易市场低价租给了该地区的承包者。租金低也挡不住投入,因为产出被大数据安排好了,而有产出就是保值的。
劳动,不是要锻造由某些高高在上者赞许的奋斗心。
在东方,刁民们起义了几千年,早就不受驯了。爷们为自己攒钱,不是被高堂华府的肉食者随意爆炒提炼的金沙矿
……
2205年春,虽然传统消费的增长也卡死了,但是并没有进入萧条。
民用汽车行业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而其他经济项目,例如各类私人经营吧台,歌舞会,也因为,西经联在类似公共娱乐厅搞了个一折优惠,酒品拼多多提前预购存放,直接灭掉了东部领衔全国连锁的行业。
神州西部的普民消费大头集中在了,电子产品,无人机,各人的生态房,以及每周可以定期出行三次的高速火车票卡上。该出行票卡如果每周不去乘坐,可以直接返现百分之九十,亦或是可以转为货票,将自己要的水果运回来,亦或是把自己要运输的土壤肥料送过去。
眼见得庞大的消费市场经济活动运转,逐渐和传统集团脱钩,极大的促进了西经联新一代民用消费更新。
东部那帮手握金融权杖的家伙们急了。他们发现卫铿这混账是要逆天啊。
东部的财系是要在这盘子上多吃多占!而卫铿把盘子直接分出来了。
普民的生活模式彻底变更,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对顶层这些社会顶端存在来说,类似于生态界的大灭绝,越上面越倒霉。
例如
当社区的燃料使用方式是煤气罐时,集团掌握煤气罐就垄断了民用燃料供应。但如果社区燃料使用方式变更成了燃气管道供应,就不需要煤气罐了。
当原本使用摩托车代步是主流,可居民出行方式突然变更成了自行车,电动车共享单车,摩托车产业就要萎缩。
居民需要洗衣机在家里洗衣服的时候,社区公共洗衣房如果处理了大家的日常服装清洗问题,那么洗衣机产业就会颓然过剩。
而现在西部可不仅仅是这些小玩意的消费变更了,而是和东部完全脱节了,重新规划普民的生活模式。让日常必须消费更廉价有用,更有助于社会财富积累。而不是资本意志下规划的过剩消费。
若是让这样的生活模式扩张开来!已经意味着开战,败者一方的上层倾家荡产。
……
在皖南,某座佛寺高塔下,白逸云再次被招到这里。面见了一位僧人。
这位僧人原本是某位内阁大佬的门生,由于涉及某项对外的贪腐案被革职,在外界看来似乎心灰意冷出家了。
但是他仍然在为自己的集团效力。
现在他坐在座前,茶过三巡后缓缓道:“帮我处理个人。”
白逸云沉默了很久:“既然是恩公吩咐,义不容辞。”
7017k
===2.29章
跨界对抗===
秦统历2207年,河套地区。
卫铿蹲在田埂上,看着机械化的农业联合耕作机,翻腾着将土地拱出一条条土垄,并顺着土垄埋进一块块土豆,贴合着土豆的痕迹将水管逐一地放在恰当的位置,当视角放大,看到的只有原始的田地在机械驶过后变为铺着塑料薄膜和管道的万亩良田。
所谓的田垄,就是一条条凸起的土条纹。汉武帝时期,降水量大减,垄作法得以大力推广。在冬季的时候,于凹陷的长条里种植小苗,为小苗挡风,保水。而在长成后,将凸起部分犁开,将土推到原本凹陷的小苗根部位,在防倒的同时保水保肥。这样凹凸就变换了。
等到冬季收割的时候,在凹陷的地方种上新苗,然后再次反复,上一季度在凸起处留下的秧茬会在一季中烂掉,然后被犁地刨碎。可见,这种种植,是牺牲了单位面积的亩产,而眼下在西北地带这一地多人少的区域,是非常管用的。
现在相对于罗刹人在西伯利亚的农业开辟,同样是种土豆,神州似乎更有种植天赋的加成。
比起田间的青苗,那些流汗劳作的“青苗”欣欣向荣更让人喜悦。
……
来到神州后,卫铿愈发的确定,东方和西方由于历史进程不同,不能横向刻舟求剑的寻找进步阶群,只有在纵向分析后,才能找到各种生产关系中,那一股能成为潮流的阶群。
例如欧陆理论中,资产阶级兴起,是由城市手工业为主的小市民阶级推动的。但是东方在耕作王朝时期,小市民阶层是不存在的,
准确的来说:东方文化市井中那些人是不存在相对于其他群体的组织优势,无法指望在东方市井中找到一个类似西方城邦的群体,来让他们承担同样的历史使命。
文艺复兴时期小市民阶层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文艺复兴前欧陆民众的识字率要弱于东方,城邦的小市民在商业交流中完成了识字率和文化的普及后,就打破了过去只有封建阶层对社会动员的垄断。
而东方呢?武大郎这一类的中小市民有了识字能力,能获得对下层的动员力吗?别说“市井商徒”,懂得“茴”字多种写法的孔乙己,都要被短衣帮嘲笑。在东方至少是个举人,才能在乡土有一定的动员力。
所以主世界近古历史上,东方中下层想要获得掀翻王朝的能力,想要按照西方体系培养商资集团,然后再移植过来什么耶教,来增强凝聚力,存在各种水土不服。
故主世界二十世纪,教条学者在研究完西方后,认为由于东方没有西方的小市民阶层,所以东方没有自行进入资本主义的可能。然后直接给出结论:“东方没有历史条件独立进入工业化”。
这样的结论获得方式,就如同找不到大河的源头,然后就指着这条大河说:“你没有汇入大海的可能。”
那么不妨回到问题的原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