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474


……
当卫铿集群非常快速的横插入战场时,此次南下的生命群落们也都感觉到了,并且卫铿给他们带来的感觉是:生命辐射总量虽不强,但是集中度上极高无比。威胁度极高。
卫铿的行军速度,就宛如是飞燕追击苍蝇群一样迅疾。
虽然卫铿没有追求极限强行军,甚至卫铿自己刻意控制速度,但部队现在配备的煤气发生器的拖拉机,以及专门分装物资的箱子都让行军效率非常高,与卫铿的统一集团化行动相比,这些群落的补给食草生物的聚集有点像开农家乐!
南下的生命群落只在对吉安城这样没有大规模机动作战的人类城邦据点才具有威胁!
【当代城邦发展全部都是驭兽师们的小队作战。因为城邦没有对抗外部世界生命辐射的群体,除非能像北边渝城那样不在乎变异。】
它们面对卫铿这样同样有生命辐射的野战集团,就显得太稚嫩了。
这些来自洞庭湖群落的基因群落们,在发现卫铿集团后,第一时间就展现出了进攻性,只是这些进攻性,但是由于没有进行集群冲锋,卫铿甚至没有将其记录为交战,仅仅记录成接触。并没有被卫铿投入主要注意力进行关注。
例如在五个小时内,一共十六个主形态为霸王龙但前臂长度能够到地的凶兽出现在了卫铿集群的视角内。这种生物形态可能是兼顾速度和质量,以及咬合力的顶级生物形态。
然而,在刚刚靠近卫铿集群后,随着一声声枪响,轰然倒地!
打死这些通臂霸王龙的是,枪管长两米,有着枪架子,口径13的反坦克枪。
在山头上架设好,朝着膛内装上K型子弹,透过八倍镜,对着霸王龙的脑门就来一枪,后坐力随着枪架的颤动让地面震荡出一些灰尘,剩下的冲击力经过了弹簧系统也让卫铿的肩膀感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力。
这种枪能打穿15毫米钢板,所以也能敲开这些巨兽的脑门。
嗯,最最重要的是,这玩意是卫铿自己加工的,系统投送高精狙卫铿每次打一发都计算着枪管寿命,有时候在面对三百米内的大型目标时,卫铿这节俭的性子,总觉得没发挥出最高性价比。
枪响后,霸王龙脑壳,宛如被手指按碎的巧克力外壳雪糕。
摸着有些发烫的钢管套,负责清障的卫铿抱着还在发烟的枪口舔了舔(此动作非常傻)被烫了舌头后,拽拽的道:“这才是男人该打的枪。”
===1.40章
绝对优势===
“啪啪啪”
在连续不断的排枪射击中,一批丛林中冲出来的战羊倒在了地面上。战斗结束后,卫铿们将这些羊用钢叉补刀,然后拖到了火架上处理。
潘多拉场的生命非常的强横,子弹虽然能击碎内脏,让其行动停止,但是和地球上打死就完蛋的情况不一样,内部是能恢复的,所以将其彻底弄死才行。
与南下基因群落前排战略接触后的第十五个小时,卫铿第一次保持作战态势驻留。而在临时营地中,十头羊被架在火上烧烤。
一组卫铿在这边烤羊肉,而另一组卫铿则是在将其骨架进行统计记录。这一过程中,卫铿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一些骨架上存在明显的后期拼接痕迹。
巨羊那二十米的撞角,卫铿无法设想这在自然情况下是如何发育的,动物要长这个东西还怎么吃草?自然界没有大量刚好凸起来的食槽。所以卫铿进行了解剖,而后发现撞角内部组织有着细胞壁,切片后甚至能看到植物输送的管道。
同时卫铿还发现,这些撞角最外端是打磨过的。这显然不是这种动物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从头骨融合的程度推算,它们的改造应当就发生在近一年内。
再结合着这群羊对自己机枪群,密集冲锋的队列,卫铿觉得这股力量的背后可能有什么东西。
在主篝火处,
“曾家刊过来一下。”卫铿朝着随军组喊道。而抱着记录本的曾家刊跑了过来,他的脸上因为动刀子切掉了些肿瘤组织,脸型冷峻了不少。
这一次作战,已经不再是纯卫铿的队伍了,有二十四位本位面的人随行军团。当然,为了抵御基因群落的辐射,他们体内都注入了卫铿的血液,以确保他们能处在卫铿这个人类集群总辐射的保护下。
卫铿将眼下的情况介绍给曾家刊。
曾家刊仔细的检查了,两种组织的融合处,然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您是否听说过南华大江上游,群山之间存在一个叫做渝城的地方?”
卫铿这边打开了系统资料,点头道:“听说过,这是一个人类的基因浓度非常大的基因群落,与长江下游的建邺城邦群之间保持着战争。”
曾家刊瞅了一眼卫铿,试着找到合适的语气,接着说:“是的,他们有很多人类基因,也掌握了很多人类以前的工艺技术,但他们不是人类。”
曾家刊这个硬汉在提到渝城的时候,面色也难免有些抽动。因为他接触到某个商团曾经在北边遭遇过渝城势力,活着回来的人叙述的出的情况非常诡异,而且后来也变得很诡异。
卫铿看了看火堆上的骨架,那个拼装的融合处,说道:“嗯,这么看来,得先打它们。”
曾家刊顺着卫铿指挥棍的指向迟疑的问道:“它们?”
此时驻扎的营地在一片视角良好的山坡,卫铿指了指西北,正北方,东北的几个方位点:“我能感应到周围生命辐射群的方位,当然他们也能感应到我的方向。”
另一个卫铿走上来,打开了地图,然后拿出了一个个木牌子棋子并标号,放在这些地图上。
卫铿指着地图上一个标注基因群落代号的木牌阐述:“刚刚对我们发动袭击的这些撞角生物,就是来自这个群落。它们动作最快,在整个战局中,也最有可能对我们制造大麻烦。我宁愿被二十个王八追杀,也不愿意让一只狐狸跟在我屁股后头。
卫铿说到这,将代表自己作战集团的棋子在地图上平推一大截。
曾家刊看了看卫铿这个棋子向前平推,硬生生是插入了二十多个群落的阵地中!然后看着卫铿拿着自己的棋子对其中一个进行将军!他的脸上不禁抽动。当然他知道,卫铿愿意和他说,而不是瞒着他直接向前机动,是为了让自己心里面有个底。
曾家刊数了一下地图上几个点的距离,继续求问:“几成把握?”
卫铿:“如果在三天内解决战斗,我们是有十成把握的。”
卫铿再度打开地图说道:“你看这个区域范围内,根据我几次作战的经验,他们无法在十天的时间内,集结五万以上的大部队,而我方火力强大,目前补给充沛,直接凿穿后,可以立刻收缩。”
曾家刊:“那么我,我们要做什么?”他想到了自己这些跟随卫铿兵团行动的人。
卫铿:“一切行动听指挥!”
经过了几次作战,卫铿基本上已经理解,什么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穿插要大胆!当敌人表现出簇团的时候,他们为了保证防御态势稳定,每一个模块的反应都是保守的,在己方制定战略的时候就不要被其吓到,要主动冲进去。而在制定穿插战术上,则是要尽一切努力准备,所有准备项目方面,都要比对手做的更多,更好。
有了明确的作战目标后,卫铿当即开始行动,展开了一天跨越四十公里直线距离的急行军。行军期间,每个人每隔一个小时含一块蜂蜜糖;每个人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一些值班轮岗的成员睡得更少。
这是卫铿集群为了保存主战力量精力的行军策略,也是根据生命辐射感知中的外界运动状况,确定的行军速度,如果真的压到极限,卫铿能一天只睡三个小时。
潘多拉位面134年10月2日凌晨4时起。
当卫铿突然加速,直挺挺的朝着诸多生命群落所在的区域穿插,这些群落们之间的协调变得混乱起来,仿佛被棍子捅散的蚂蚁窝。
卫铿可以一天行军四十公里以上,但是基因群落的迁徙不行!
以大象为例,的确可以一天行走几十公里,但是其四十天却只能走四百公里。
而基因群落是一个更加庞大的范围,内部有各种中小型的动物,它们相互之间要保持生命群落的默契,在维系这样的联系下,想要机动起来,一天最多十公里。
所以,并没有任何一个基因群落的主体能快速应对卫铿挺近,只能派出部分物种过去冲撞。
而这些物种尚未接触到卫铿主力,就被卫铿布置在外围的作战小队用三八式步枪这样的远程火力,给消灭了。
卫铿在击中这些生物后,甚至没有补枪,因为这些被击伤的目标距离群落太远,行动能力变成了零。所以它们被击毙后能恢复的可能性不足十分之一。现在,卫铿对行动讲究性价比,不会在这些次要目标上浪费过多精力。
至于卫铿此次的目标!
那个能够有手工业将物种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还能够让部分物种具备连队级别组织协调的基因群落。
现在陡然感觉到了,直冲上头的恶意!对这些有着部分人类基因的群落,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残暴”,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残暴的物种,为了达到目标,能做到所有物种都达不到的高度。
卫铿队列靠近了目标,现在距离目标已经不到五公里。
卫铿看了看这座山,突然发现一块大石头上好像写着字。他铲掉苔藓一看,嗯,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卫铿:“嗯,这地方好像是赣南。”
然后打开地图看了一下,的确是赣南,但是西北方向确是粤地韶关,这是赣和粤刚好交界的地方。
而在正前方,开火的密度越来越高了,几乎是在各个小道上,卫铿都遭遇到了阻击。
常常看到半人马试图拿着带有羽虫翅膀的生物长矛从高处投掷,当然了,还有一些大型的飞鸟,试图投掷可以自燃的弹头。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效果,视角中有着自瞄,同时,心灵感应对空间共享的卫铿,在连队作战级别上也都是开了挂,基本上是威胁一冒头,立刻锁头,甚至是目标在五百米开外动一下,子弹就打过去了。
两个小时后,最为激烈的一场接触战爆发了。
卫铿在朝着东部迂回试图占领高地的时候,一百五十个半人马,气势汹汹地突进。
当时卫铿四个排八十人便立刻在土丘上布置阵地阻击。
最终战况是,这只突击集群等到其靠近到一百米,就在掷弹筒和步枪的联合射击下全部倒下了。
如果是稍微平坦的地带,这种四个蹄子赶路的部队尚且是有冲击力的。但是现在,在这片地形上,它们只是昂首挺胸的迈进屠宰场罢了。
在强生命辐射下,这种类人的集群战斗力有那么一种魔幻的色彩,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多抗几发子弹,亦或是不畏惧死亡,哪怕全部战死也不停止冲锋。的确是可能吓到曾经旧时代的很多人。
但实际上!
卫铿更加神奇!只是这种神奇有些“旧瓶装新酒”,乍一看,看不出什么道道。这是卫铿集群首次在作战中将心灵感应的信息分类,进行标准化、效率化、形成类似语言体系的实操。
比如,战术交流方面。卫铿的心灵感应能直接完成信息传递,在003秒内,准确地描述目标所在的空间、时间、目标具体特征等作战信息。这些关键信息,能让另一个也处于战场的自己不经观察直接脑补出来剩余的信息来。
可以说,现在卫铿共同的立体视角中,清晰的一草一木,大部分都不是实时看到,而是每个个体在数分钟内观察到信息形成背景印象,而在这背景的基础上添加每个卫铿实时关注的关键目标信息,这些关键信息包括那些移动的敌对生物,在自己行动路径上可能绊倒自己的树枝。可能生物隐蔽的丛林色块
卫铿集流的速度更快,而且要点更加明确,这意味着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