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474


故现在,曾龙牧虽然嘴上还一直宣称要对卫铿这个奇异人类群体保持强硬,但实际行动中却不得不为现实妥协!
冲突损坏的是双边的利益。
……
一麻袋一麻袋的盐在车辆上装好,盖上了棕榈叶做成的蓑布防雨。至于准备回家的吉安城劳工们也带着自己的行李坐上了车子。运输的工人喊着号子搬运,而上车的客人则是磕着炒瓜子聊天,一副春运回家的样子。
此次队伍,将有卫铿百人队护送,为此,卫铿再一次把正北边的队伍全部抽空了,不过吸取了教训,这次绝不留小队在外面了。
五个小时后,车队离开了居住地卫铿们的视角。
卫铿意识暂时对一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自己在这儿做得如此热火朝天,但是过一年,还是得走的,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吗?
对此卫铿看了看北方,不经意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接下来安安稳稳,就时刻要手握能打一场战争的力量。而想要留下点什么,就要放开手彻底对北边的基因群落打一场犁庭扫穴的战争,维系几十年的安稳呢。”
这时候系统发声了。
白灵鹿:“开拓者阁下,现在位面通道已经成功定位了百分之三十,如果你愿意多留三年的话,可以暂时开通返回通道,输送1300吨的物资。”白灵鹿语气带上了蛊惑。
不过,卫铿也不傻,察觉到了自己的这位监察者和自己对话的语气,似乎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冒险倾向。不是她怂恿自己冒险,而是她自己似乎在赌什么!尤其是自己想要翻看系统条例的时候,白灵鹿笼统的给了大量的资料。
卫铿的经验:当一个公务员在你时间不那么充裕的时候,给你大量资料,同时不给你划重点,那么肯定是害怕被你发现什么。
当然,卫铿思考了一下,暂时没有戳破的必要,现在自己的确是想要兑换一批武装,而这次不戳破,她胆子会变大,有的是机会戳破。
卫铿点开了武装兑换栏。
首先兑换两百把突击步枪,总重量一吨。兑换七十万发58毫米子弹,总重量十二吨。
接下来,来个一千把三八大盖,一共四吨重。卫铿原本是准备自己找木头来做做枪木,然后兑换枪管等核心零件,但是系统提示自己的枪木可能会加工不合格,对弹道容易产生影响,而那个枪木加工也要多个工序,绝不是简单容易就能搞定了的。看到了那一串工业造枪流程后,卫铿决定不在这上面玩节省。直接兑换整枪,以及瞄准镜。其中还包括一百个夜视瞄准镜。
卫铿:“再也不想第二次兑换了。”
栓动步枪时代,三八式是为东亚人设计的枪械。民国时期工业基础近乎零,不具备独立军工设计能力。中正式就是毛瑟改,在中条山会战中被三八式精度压制,一定程度上是国军两倍兵力被打出了二十倍战损比的原因之一,至于半自动步枪时代,那就是建国后完成工业体系建设后的事情了。尽管卫铿一米九,如今的体格绝对不下于20世纪的西方人,但一款步枪要想上战场射击,还得考虑环境耐适等多种要素,而三八大盖外面的防尘盖就能良好的防止沙尘侵入。
该枪擅于拼刺,后坐力小,远距离瞄准时弹道稳定,在系统的瞄准辅助下,尤为重要。至于65毫米步枪弹。来个一吨就行了。平均每个人五十多发步枪弹,足够打一场战斗了。
最后就是重火力!火炮,不是先前的迫击炮,而是能兼顾攻坚和火力压制的火炮。卫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点了二战的那门名炮,92式步兵炮:
口径:70毫米
全重:0212吨
炮全长:2745米
炮全高:062米(带防盾)
高低射角:-10度至+75度(有资料宣称可达80度以上)
范围射界:左右4--5度
弹种:70毫米高爆弹榴霰弹烟幕弹
弹重:38公斤(高爆弹)
炮弹初速:198米秒
最大射程:2788米
最小射程:100米
该火炮的亮点就是超轻,两百公斤,可以拆分了零件步兵打包带走,非常适合卫铿现在的条件。
别看这个火炮小,但是对砖瓦结构建筑具有有效破坏力,而其高度和重机枪差不多,可以悄咪咪的推到前方,在其视角盲区内抵近直射!所谓的大炮上刺刀战术。
系统传送的绝不是原版技术的武器,而是有‘皮肤’的,整个炮车的钢铁锻压技术胜过二战,甚至一些炮管之外的结构部件用了钛合金减重量,而炮管上的瞄准设备是电子的。
这玩意好啊,卫铿直接要了十六门,凑了四个炮兵连,看着系统在视角中的建模,氪金后的卫铿吐了一口气,欣赏自己即将获得的力量。打开了自己上次北进地形图,脑补着将这四个炮兵连布置在地图上的某些地方,进行战场决战的样子。这个yy的过程中,卫铿承认自己可能会看的有点傻。
因为啊,卫铿换完了炮后,系统自动的翻页到了装甲车这边,没等卫铿说什么,就直接友情提示道:主战坦克上的稀土零件没法传送。建议兑换四号坦克,二十吨一次能换两辆。
这东西卫铿ass过去,继续要了煤气发生器和车载发动机。
当然系统更进一步想要推荐复制中心,卫铿也直接跳了过去。开始挑选更多的化工设备和机械加工设备。
……
按照系统的要求,在十五个小时后,无关人等隔绝出去。
卫铿将各个区域摸索到的特殊砂石用独轮车从库房中推了出来。
这些自己没法提炼,但是可以组成所需物品的原材料,早在几十天前就被应对不时之需的卫铿分类好了。
而这次兑换规模比较大,系统要卫铿围绕着整个六百米的丛林边缘站好,提供定位坐标,然后让卫铿拿起太阳光镜面对准了丛林上空,光线在上方交错的过程中,宛如激光发射器一样,一簇簇非常细小,但是密集度极高的光束扫过了整个灌木丛,这些灌木丛冒烟了,然后燃烧了,而火焰被光点捏成了光晕扩张来到了整个丛林里,顿时丛林不是燃烧发光,而是如同灯丝一样全部放射光。
五分钟后,随着一切都湮灭,矿产只是变成了矿渣,而原本的丛林,宛如是被中子弹平定过得现场,非常的平且内部微微凹陷,卫铿要的物资在正中央。
外围的卫铿封锁场地,然后一个个小组排队进入领取武装,推动物资。
最后那十个大型设备,卫铿深呼一口气,觉得工厂内的烟囱可以更高了。
当这些设备建好了,
机械上,卫铿可以自产机枪,一吨载重车辆的轴承。
化工上!卫铿在这些天干馏木头,产出了一些木炭油料,这类苯类物质,现在可以处理了,硝酸硝化后就会变成——那种评判爆炸单位的物质。
维度空间中,白灵鹿看到卫铿在查着资料项目,吐了吐舌头发送询问:“你这是准备炸山吗?”而卫铿也半迷茫的对不可预见的未来作答道:“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只是,这些技术可以做,我就跟着做,”
随后又解释了一句:“我不是天才,没有那么强的预见性,但是作为普通人遵守社会分工,全面准备,能少吃亏。”
===1.35章
捡起‘人性’===
“我现在走向何方?”当战争结束后,卫铿集群内在如此话题上,一些“自我和社会文明发展关联”的讨论越来越多。这种一个个自我想法的逻辑解析,重要性不亚于战争时期卫铿任何一次对“消灭外部”问题的思考。
在公元2433年开春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
随着二十艘船舶在珠江上开通了航线,卫铿的定居模式不再是单一的聚落,而是上百公里范围内,四十条河道上,一系列的单一烟囱厂房、居住地,防御碉堡集成据点星罗棋布。
近古信息工业革命时期,也就是二十一世纪,产业的配套,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线达成。
某个心血来潮想要自造一辆汽车的家伙发现自己缺一些零件,沿着交通线去找,河东王村在做螺丝钉,河西李村在做扳手,买了这两样东西,觉得还要电焊,哦,向北走两公里,找钱老板,他的厂能造,然后发现自己缺轴承,没关系,仍然能在交通网范围内找到可以给自己供货的厂家。而这就是产业配套区。
卫铿现在的工业技术并不复杂,其实一整个产业园就能装下来!十九世纪末期工业模式就是点模式,西方列强完成一两个产业园的工业城市后,就能在海外开辟大量殖民地为中心供应原材料。
但是卫铿要的不是这种蒸汽机中心锅炉对周围输送压力的文明模式,而是电力体系上所有点并联后,一起通上电的共同发展模式。
在最初的居住地到现在的新聚集点,一船船红砖,沿着河道网络找到合适地皮,然后直接占下来,建造大院子,对该地区的原材料就地加工。
每一个据点上只有二三十个卫铿,当然了,随着今年的商人们试探性送来了犯了事避罪的青壮年,有些厂子内的雇工数量已经大于了卫铿的数量。
某种程度上这种分散式据点分布,是卫铿让这里的本地人们更容易习惯于和少量自己相处。而不是在一个地方被大量自己包围,产生恐怖谷效应。
而卫铿这样规划,将自己的潜力放大了!河道上百个据点,每一个据点在河道船舶沟通下维持着统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有着比单一产业园更加强大的扩张力。
至少,一个据点就一个楼,外围都是空旷地带,只要人来了,随时就可以扩建!
整个粤地至少二十个人类大型聚落,五十万幸存者。
现在卫铿在平原上完成了对其余基因群落的排斥。下一步就是需要把这个时代的人类吸纳到平原上,一体化整合。
现在在每个据点内,组织生产的卫铿正拿着教材对新加入的雇工们进行再教育,灌输旧时代生产知识,同时让他们理解自己与社会运转过程的关系。
在平原上,卫铿正在积极努力和人类交流,试图建立一个社会秩序。然而在外围区域探索的卫铿却在进行着破坏,肆无忌惮,放弃了底线的破坏。
今年开春的时候,万物刚刚得到雨水的滋润后。
完成换装的卫铿再度闯入了稍稍干燥的丛林,由于现在卫铿能清晰地感觉到群落的生命辐射,且有了突击步枪,轻机枪等武器。卫铿探索队的人数再次下降到了三十人一组。按照地图上划分的区域,一路上对一切遇到的生物个体都进行了摧毁杀戮,扫完之后开始放火烧山。
大火吞没了一个个山头,在火焰过后,站在高处的卫铿重新构建了地图,调查河流水文资料后,交给系统建模。
做了详细的评估后,卫铿在几十个地点的山体上钻炮眼,埋设炸药,随着轰隆的一声响,在烟雾中一些山体塌了下来,堵在了一些现在是小溪的沟壑上。
【一边建立秩序,一边破坏着秩序,故,矛盾的行为,卫铿集群内出现了对自我剖析的需求。——人类就是这么复杂,当行动超出了传统欲望可以解释的范畴后,想要持续行动,而不是幼童的三分钟热度,需要更深的内核思维支撑。】
溯源的卫铿首先开始定义过去社会对自己的影响:当一个人在社会状态下成长后,会被社会灌输各种条条框框的概念,并且默认应当遵守。如果不遵守,就会遇到惩罚。
有些自私的卫铿开始进一步批判:对于一个单一普通人来说,有些条条框框是在自己参与的社会合作中对自己利大于弊的。而有些条条框框对自己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帮助,仅仅是帮助统治者们维系统治的礼教。
这时,不断翻阅记忆中历史资料的卫铿试图开始总结历史规律,在这种总结分析中,由于存在两个重点,所以卫铿集群分流两条思考方向。
展望中的卫铿:当一个社会在发展的时候,需要合作的部分愈发多了起来。故有了很多新的条例。例如,古代的人可没有在山川大河之间建造道路、大桥的需要,百年才能完成一座宫殿的文明,在建造的时候死一些奴隶们也是整个人类种族能承受的。所以古代的普通人们没有安全生产的条条框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