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474


永恒之心暗能体系下,调节好的星体就相当于生命演化的“命匣”,星体不乱,生命必然能再起。
换而言之,卫铿被打得只剩下一个细胞,也是能在永恒之心修复的光束下,重新发育成人类。
与巫妖‘命匣’概念不同的是,巫妖只有一个‘命匣’,卫老爷可以有很多个存储负熵的星球。卫铿目前永恒之心还只是六级。
…“永恒之心”暗能品级目前是‘不确定’,因为这是卫铿自己弄的新模式…
现如今宇宙中还处于“负熵”旺盛的状态。
空间中存在着大量“负熵”。只是大部分“负熵”对于初始文明来说,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例如银河系的周期旋转,就是人类目前科技最可望不可及的负熵,而恒星也是初始文明难以企及的“负熵”。
…目前,卫铿只能调集星球级“负熵”…
视角挪移到了修罗星海。涅槃星的第二次冲击白矮星。上一次潮汐力是经过了九牛二虎之力,损失了大量的物质才终于完成,而这一次的,在此横冲直撞。
这一次,一道空间长条连接了白矮星和涅槃星,物质并没有交互,而是宛如大人抽陀螺一样,修罗白矮星开始给涅槃星潮汐力,并没有无序撕裂,而是被转为均匀的自转。而自转又通过卫铿设置引力轴,放射出去。
六日、八日后,卢月星、封结星自转也都开始了同轴加速。
连带其他四十三颗卫铿调整的行星,也将得到涅槃星带来的“负熵”馈赠。
如果久蓝星行星宗主们,确定了这个场景,那会震惊!这已经不像是六级暗能者能做到的了。
卫铿定义下:“现在永恒之心仍然属于六级。”
因为七级仍然是可以破坏掉卫铿现阶段永恒之心。只要对一个个星球进行毁灭,内核破坏,卫铿的“负熵”星体就会枯竭。只是七级暗能者真的要一颗颗星体毁灭,那可能就是英国打大清——英国能够赢,但是要累个半死。
卫铿在‘定明好言规劝’时,现在不断琢磨分寸
“打”,自己能幸存下来,但是“吃大亏”。而“合”,自己不断吃小亏,对面得大利益,且越来越贪婪,这也是不行的。
在“合作、竞争”过程中,自己和另一方可以不打。
但是一定要在各方面都有对抗能力。
===14.18章(上)
补天===
卫铿将这颗失去乐园的星球定义为了补天星。
这样一颗选择脱离恒星进行流浪的星球,其天时是残缺的,阴阳失序、四季不明的。
而这颗星球残缺的天,由卫铿来补充。
关于这颗星球内尚在活跃的地核和有限磁场,卫铿在进行一点一滴的修复。但是失去太阳和月亮后,星球体系亏损的负熵,还是缺乏。
补天星是绝对不能走太空飞船模式,因为走过了的。
在五千年前,这颗补天星像“纹铁小行星”一样进行星际穿越。大量的人员都在航行中冬眠,由少数精英驾驶者们控制飞船。
这些精英驾驶者们在调好了星球航向后,就通过星体内的折跃点离开去其他星球。每隔十年再回来一次。一切长远庞大计划,在缺少人负责时候,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出意外。
在四千八百年前,间隔的一段时间内,这颗失乐星球的折跃点被“巨兽星云”一方攻破了,然后就在这里遗留了一些“垃圾”。这些垃圾,无法打扫。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星体乱了,生命必崩坏…
卫老爷走到了地壳下方五公里的地方,这是零下四度,卫铿看着尖锐冰壳中那封印的一个个嵴背带刺的东西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种异形,是巨兽星云暗能者试图争夺这颗星球时留下来的。然而在争夺完了的大部分太空舱中,这些失去了能量供给的异形留在这里,就会遵循本能继续寻找有机物。尽管这颗星球上,已经不可能有冬眠仓了。
然而不管是异形,还是人类,在失去了行星井然有序的大环境后,都会变得丑陋起来。
没有时序引导,朝着种内竞争的方向发展,相互吞噬,而失去了瞭望远方的进化方向。——因为外界无序,让瞭望远方,成为生命演化中拿不回收益的项目。
…异形其实并不强,只是失去时序的人类,没有了团结合奏互补,变弱了…
六个月后,卫铿将银色之刃号飞船开了过来,这艘强大的物质系战舰抵达这里,放射出了一条条光束,开始了星球改造计划。
如同凋刻象牙球一样,卫铿部署了一个个转动的“滚轴城市”,这类城市是内圈直径三公里、外圈五公里,深度一百公里的滚筒。
这些滚筒沿着赤道部署,和行星基岩不直接相连,而是隔着二十米到十米厚的水层!而也就是这一层水层,托起了巨大圆筒,让其可以缓缓转动。(浮力不是看多少水,而是看排出水的体积,所以有水泥沼气池,也会在下雨后因水的浮力被顶起来。)一个个在岩坑中的浮筒,如同发音盒的齿轮一样均匀排布。
星球内部为了模拟潮汐力量,卫铿会进行设计一个地幔核反应堆,周期性加热水,升起来,然后落下的机制。参考地球的那个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机制。
卫铿设计内部水池的容积时,进行了数学化考量。加热一次热水,地表浮筒的起伏间歇也将精密计算。就这样“补天星”上三百六十五个滚筒,就会如同自鸣钟一样周期旋转了。
这一系列的周期,是为了给这个星球上即将转入的生命提供“负熵”环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