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0/1474


在小行星内的超级都市中,为了防止下区某一些地区氧气含量突然下降,保持空气交换是必须的。
【这个,纹铁小行星内,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灾难,某些非法商人在某个密闭区域大量囤积有机物(大粪),最后探查的人打着灯下来,点了一根烟。再然后,隔着两公里外,纹铁小行星上区的老爷们桌前的茶杯都出现了波动。】
阅读到这部分内容,卫铿不禁喷一口气,然而又呛了一口烟,卫铿终于回忆起自己来到这里时情况。
自己目前在直径四十米的944号隧道口。
这个隧道弧形的穹壁侧面,有一个小门。在得知区域大换气后,所有下层区的流浪者都进入了自己的房间内进行躲藏,但是不少无家可归的人类,却只能进入废弃灰尘收集口,盖上盖子躲藏。
空间站中,出现粉尘颗粒是不可避免的,故美国航天要花费重金开发的航天笔,也不学毛子无视细节用铅笔凑合。
近古时代的小型空间站内,可以通过各种细节来减少粉尘,例如把食品装在牙膏袋子里,以挤出来的方式进食。
但是在这个以小行星改造出来的永久环境中,不可能依靠自然沉降的方式来除尘,就必须需要设计来进行空气净化。
这样的设计是参考珊瑚礁吸纳颗粒的原理,故在很多主隧道内,故意留有一些入口大,出口非常小,且有多层阻隔网的小隧道,让灰尘在这里富集。
每一次气体交换后,会有设备专门清理这些除尘井。
轨道列车机械系统(那种堪比核潜艇的大型机械)会定期穿梭在主隧道中,对这些规则排列在主隧道的小隧道口,进行清理。
当然,外层区域无家可归的穷人们,往往会提前堵上这些出口,缩在这里。而这也被隧道管理体系的人们,贬义称呼为,堵塞空气的耗子。
故,这里的管理者会随机设置程序,故意在空气循环的时候,戳碎一些盖子,让里面的人有个教训。
卫铿现在穿越而来的身份并不是平民,一双小手现在沾满了灰尘。但是,灰尘下是粉粉嫩嫩的。
塔西·启舵,——是身体的姓名,年龄十二岁。
启舵是姓,这是一个在本区域小行星上比较上等姓氏,嗯,凡是和飞船控制有关的,都有着悠久历史。启舵是七千年前,应许星人,在白鲨星座方向远征中诞生的姓。
小行星内层居民则在出生后,由于靠近折跃点,意识在觉醒暗能上有着优势。
“呃?”
卫铿立刻查询了一下,很快在记忆的尽头,看到几个特殊的符文结构。
卫铿:“这特么什么玩意。”
这时候,系统监察者,终于出现了。
景谷雨:“本位面人类在跨空间折跃过程中,意识中会链接一部分保存在空间,仍可以随着意识调动折跃的能量。该现象存在有两种假说。
假说一:黑洞吸纳假说,黑洞吸收了所有物质,但是信息并非凭空消失,而是会保存下来,而人类的意识链接黑洞释放信息的渠道。但是该理论有所欠缺。
假说二,宏物质假说,宇宙是扩散的,我们看宇宙爆炸的,在原子尚未构建的那短暂的超炽时期,那宇宙阶段时间也许是另一定义,我们原子时代的一瞬间,在哪里可能是相当于亘古久远。
同理,我们观看宇宙的未来是昏暗的,当宇宙中所有恒星熄灭,黑洞耗费了数万亿年蒸发殆尽后,宇宙进入了长久的混沌,当质子和电子都衰变结束。
这也许并不是结束,宇宙将在更广袤的尺度上,建立新的物质结构。而那时候出现的生命,看我们所在的宇宙纪元,就如同我们看大爆炸起始时一样,是一团汤!
这位女士突然出现,让卫铿有些怪异,感觉她目光中带着什么。
卫铿没等她说完,就已经独立看完了理论未来。
也就是说,这个位面的人类在空间穿梭时,部分意识投射到了未来。而未来物质调动过程中,回馈给了现在的、仍然是碳基人类,一种能扭曲“熵”的能力。
卫铿心里默念道:“这么说的话,这个宇宙人类能链接的前景,和主世界能瞭望多元宇宙的前景是一样广阔的。”
卫铿顿了顿:“喂,介绍一下自己?我的监察者。”卫铿打量了一下这位唐风少女。
景谷雨:我景谷雨,本位面第九十七号区域的负责人。
卫铿:“没了?”
景谷雨:“卫锵阁下,您还想知道什么呢?”
卫铿口胡道:“身高,三围,身高几许,家世几何。”随后补充道:“我叫卫铿,卫锵是我弟弟。”
景谷雨顿了顿,迟疑一小会,然后慢慢回应道:“这些很重要吗?”
卫铿带着少年躯体的轻松愉悦,说道:“开玩笑了,说一说这个位面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吧。”
景谷雨:“卫铿阁下应该对该位面暗能体系抱着重视,先前的探索记录中(其他穿越者)都没有触碰到这个位面顶层,只有足够的耐心沟通的虚空中稳定结构!哦,您识海那些鬼画符,是你身体先前意识随意组合的涂鸦,请做好返工重新制定新结构的准备,如果您想要继续进一步的话,请调整好精神定力。”
精神定力,就是指,在重复失败过程中,仍然不断探索,心不躁,态度端正的水平——这是牵涉到一种精神状态。
新生穿越者很难做到这个状态。挫折失败太多后,会渐渐地趋向于当下暗能的稳定,不再有推倒从来、重头开始的耐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0/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