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474


由于文化的差距,以及包立塔个人的自信,171年大半年,训练师势力所安插的人在夺权方面全部失败了。
这些只坐在基地内就试图掌握资料和人事任命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权力,被凌空高高架起。
在拿不到权力后,就开始玩阴的。
171年,8月3日,在浬海东北角的地方,随着地下爆破,地震探测仪完成了大地下方结构的探测,部分蠕虫的洞穴被炸毁,打井队完成了新一轮的北方据点建设。
放射塔已经完成了对浬海方面控制。也就是说,即使是卫铿不过来扫荡,这里的浬海群落也将被终结。
施清源在独自能完成这一切后,是无比骄傲的。
【卫铿在这个过程中是默默地看着他,已经约定留下这个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就不会在最后越俎代庖。同理,这里人类可以不借助外力的顽强扎根,自己也应当尽量绕过这里,让他们达成成就。】
当然,坏人是有!就如同屋大维完成了局势全部掌控后,元老院就成为了坏人。
施清源凝视着,族群那个保守派的方向。经过了这几日,碳基检测在包立塔所在生物群落周围发现了异类,而在切片观察中的,那些从西边来的训练师们居住区周围的蠕虫生物上,又出现了天殛龙式基因。
施清源联通了系统,对自己监察者问道:“队长所在卫铿集群,从建邺开始就遇到了‘与天殛龙相融’的派系,然后又是北边的五色联盟,一年又一年地解决,直到跑到这地方。我们这一支人类分支,也是为了逃避‘秋孟非’这个天殛龙融合派的压迫,才逃亡来到了这里。怎么当年的逃亡派领袖(包立塔),怎么又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系统的小姐姐,王瞰昙竖起手指说了三条:“第一,那个融合天殛龙的威胁没有了。(秋孟非此时已经被卫铿泯灭。)
第二,由于你这个更新的力量崛起,他们没法成为所想的“英雄”派系的领导。
第三,觉得现在人类的基本盘已经安定了的,觉得自己先前有着足够的功劳,所以透支一点没问题。”
所谓的社会进步的‘越来越包容’,绝不包括对恶定义的模糊。
越认真的人会越愿意以身作则,为那些“不愿意多想的普通人”来明确边界。而自觉聪明的人,会灵活玩弄秩序,且还期待秩序对自己之外的人约束足够稳定。
在浬海人类区域,随着包立塔派系的一系列倒行逆施,想要维持权力,不惜迫害进步人士。
171年11月7日。施清源开始反击,三十五辆坦克,五百多人包围了训练师所在的要塞,这些训练师们的机械兽,在城头上做着最后的反击。
浬海上一艘被修复的五百吨的渔船,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火炮缓缓转动,随着一声炮响,炸开了城墙。
在破城后,包立塔等17位训练师与他们最后的机械兽,自焚死亡。
包立塔知道自己无法在胜利者们面前自辩!无颜面对审判。
注:维度信息光点投射,包立塔等人的意识被监察者们打包带走了。主世界需要壮丁,不容浪费。
===11.09章
太空大炮、腐朽的斥责===
时间线回到了,河套事变之前,潘多拉历史169年9月1日,荆襄之地。
荆州在秦岭山脉上的数台超级大炮修建完成。这十五个炮塔轨道,依靠着秦岭山脉建造。
炮管的总长,是三十八个十六米的管道拼接而成的。而每节都有气流注射器,所以这并不能说是一门火炮,这是一个固定的火药发射轨道,能够将一百五十公斤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一套设备2500吨。
这又是从绝命位面中淘来的好技术。优势是能以每公斤1000元的价格发射载荷进入近地轨道,劣势就是少有能够承受住火炮后座力的电子设备,结果绝命位面那边是淘汰了这种技术。
但是对统伐区来说,这是一个好技术啊。整个荆州除了这样的火药发射管道,还有对空放射的碳基塔。
统伐区的技术方案是,这炮塔打上去后,再让控制系统生成!
也就是卫星载体上天后,碳基细胞在地面碳基辐射的效应下,在卫星中预留的管道完成“生物模式”的控制系统生成。
卫星中发育好的神经系统,将如同器官一样,与地面上嵌入专门殖装的观测人员,共享太空中的视角和感知,卫星会打开携带机械舱,进行复杂操作。
【活细胞可以承受四百个g,医学上往往会采用250~500个g离心五分钟,航天发射显然没有五分钟。】
~
就在建邺那边学者们在吹五色联盟准备北上的时候。
10月25号,卫铿集群上午十五点进行了第一次发射。
除了卫铿之外,统伐区的1312位专家也到场,或是在现场,或是在各个碳基塔的殖装操作平台上。这套设备在未来是要交付给全人类的。
这时候,秋孟非和素凌霜的疯狂,对卫铿来说已经翻不了天了,卫铿已经在为下一个世代准备余量,即:人类面对地球未来某一天遭遇天外来客,在仍然维系人类种族文明基础的基本盘情况下,依然能与之相抗衡。
注:纯生物技术走上太空,其他分支时间线上人类往往是契合高氧化的碳基生物,也就是人造的虫群母巢,对着太空发射孢子的。那样几千年后,人类的社会模式会不知不觉朝着虫群模式妥协。
现在卫铿就是为了人类用不着变成虫群。用不着像日本动漫中,黑化主角搞什么“电车选择困难”。为千年计!是中华和蛮夷之间重大区别。
卫铿理想的人类未来,契合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大量的智慧个体,工业协作,这些基础没有变。在这些基础上,增加人类寿命,增加机械工具选择性。是的,卫铿不想给未来的孩子们,在1到60岁多一些‘笼子’,而是留给她们更多轨道。
荆襄933号发射阵地:随着两百三十毫米的炮口中冒出一阵火焰,八百公斤的弹头就这样飞上了天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