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0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474


卫铿给统伐区设计的路线,就是这么实在。整个生态圈的能源流动,以及工业现在生产能源量,以及短期内可以大幅度收割的能源量,都精打细算地进入公式中。
烟花少放,无用的建筑也少玩。
材料精炼,以及机械拼装,这些可以积累的知识体系多消耗一点能源不亏。水坝,道路,桥梁,这些可以带来使用价值的,多投入维护。
~
中人之姿,没法在增量上和天才比的情况下,始终保证自己现有资源,用得比别人有效。
卫铿:“什么生活品味,什么精神享受。这种没有长远价值的追求,适量就好。生存就是要卷,卷赢了对方,就是真赢了。”
~
在148年后,同样是收集沼气能量,统伐区在生物能源收集体制上,就是比掌握更多生态基因控制的渝城群落,有着更高能源收集效率。
当渝城重启金字塔的熔炉,还在犹豫是不是要继续保留一些与自然的协调时候。卫铿这边则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种植园模式!
卫老爷协调,只在人上协调。只在人更好的发育和教育一项上积累,别的全部都抛到一边去。
标准的水渠灌溉,周期性地收割。并且积极地选取优种。
双方的生物质能量主要都来自于太阳。
其实还是渝城生物手段的高一点,负责出产的大树是同一个根系,覆盖几十公里,它们层层叠叠的大叶片吸收太阳能,直接就进入细菌生产环节。但是这些能源最后都被用在维持乱七八糟的生物形态上。
渝城方面,使用效率只有统伐区的十分之一左右。最后在对抗中,被一力降十会!
……
渝城群落变成了当年,自己敌人的模样。
在进入天竺河流域后,随着生物导弹炸毁了一个个动物群落后,大批的食植巨兽,开始快速繁衍,吞噬大量地表植被。
这些有着特殊磨牙的、啃植物纤维的巨兽,是根据这里的气候变迁进行演化。在未来雨季阶段,这些巨兽基因是超前预备了能够啃食更大、更粗植被的可能。
当然,这里植被也不再是原生植被。一条条水渠被挖掘完毕后,类似东亜竹子一样的草本种被播撒在这里。
这种单一的作物,在渝城群落的支持下,在这片富饶土地上扩张。
~
而在新收复的旧人类城市城邦中,渝城艺术性建筑生物,开始缠绕巨大的城市,与水泥残骸融合,让其变成了巨木质地的建筑。
在这些巨木建筑中,渝城的人类如同精灵一样在上下行动。只是这些精灵们身上都是一些机械结构为人躯体主要补充了,背部在滑行的时候喷射着火焰。
而在一个个巨木中,进行电力以及高温加工的设备也植入了进去,巨大植物通过萃取平原有机质获取的能量,进行了生物转化后,直接注入到了不锈钢罐体内。
在东三号的区域中,一些类似粘稠性质松油的液体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灌入了金属缸体内。
而这些燃料被送到前线,再纳入火箭赑这样的战争巨兽动力源。至于火箭赑背部的弹丸战斗部中要注入的燃料,则是四号区域中,一种清澈、有着挥发性气味的有机质。
~
在这个生物化城区外,巨大金字塔冶炼厂也搭建完毕。熊熊的火焰中,炽热的金属液体顺着坩埚管道注入各个冶炼室,在机械重锤下反复加工。
162年末。
浦图樊对卫铿进行汇报:“渝城群落,正在回归工业机械道路,其种族群体外形特征作用,作为战争中次要部分,正在弱化。”
===10.21章
回归人道的诱惑===
天竺是大破灭前,最后被潘多拉场覆盖的区域,所以也是当时全球最后的旧文明避难人员,最后聚集的地方。如果从太空上看,这里的城邦的混凝土高墙远比建邺的要高大。而在地面上观察,这些城邦宛如胡夫大坝的高墙每一个都有十几公里甚至三十公里长,充满着哥特式文明末日堡垒式的壮观!
这是集人类最后力量缔造奇迹,当然似乎也是宏伟的墓碑。
【主世界近古时代,东亜陆上大河流域在沉沦中变革时,旧时代所有行省的黄金白银、人才全部汇聚到东边一个小岛,能催生出一个几十年来都繁荣的‘小龙’。但这样旧菁华所在,日积月累后也是都是沾满了尘埃。】
在潘多拉时代中,整个世界最一等一的科技和人才都聚集在了最后的地带,自然簇集形成“末日繁荣”。
当东亜都残留了城邦,在德干高原上自然有着大量城邦。只是这些城邦日子在一百多年后,不比东亜好过。
东亜地区就是东边有一个超强“天殛龙使徒”。西边呢,只是一些“地区霸主”群落,人类虽然被压制,还有喘息空间。
而天竺这边,北边气候相当于东亜的江南,南边气候相当于琼州三亜,都是让强大群落落脚的好地方。
所以北边是“吞噬者”群落,南边是天竺洋“粉碎螺”群落。都不是善茬。
渝城面对的,就是代号为“大吞噬者”的使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