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0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1474


建邺这边,江思看着统伐区谈判队伍这清一色的灰蓝布制服,以及统一从腰间到腿部的殖装外骨骼。又瞅了瞅,周边的城邦联盟那些努力保持一致的东南城邦代表。这位建邺的贵族,隐隐地意识到,这其中的差别。
在这足足半年的时间内。统伐区看似是外来户,但是大量、极为快速地发展了东南滨海基层组织。
即便不算基因污染者被调整的人员,仅仅是各个城邦的普通下层年轻人,就数以万计地加入了沂水。
统伐区为他们提供教育后,统一组织进步就取得了发动,现在这些东边的人正在沿着历史走过的道路,争取比过去城邦的统治下更好、更加公平的发展。并且这是自己来争。
~
而焦有傲这些本土城邦城主,看起来是本地户。却是原城邦制度下的一小撮人,是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无法将统伐区工业扩散后的发展红利转给下层。
当人类文明重新恢复的大时代开启,他们面临整个地区重新洗牌的风险。想要继续维持住对自己等少数人有利的制度,却又不敢和统伐区这样的庞然大物进行直接的军事对抗。所以想要引入建邺的力量进入进行周旋。
~
建邺城作为南方的盟主,仍停留在旧时代,依靠着对各个城邦提供的机械兽技术支援以及法统认可,成为了东南部分的中心。类似于西周和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在东南各个地区借助统伐区的工业,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时,建邺的控制力其实是减弱的,现在突然又被这这些城邦奉为盟主。并不是权威加强了,而是各方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矛盾,这些城邦想要将其卷入和统伐区接触的矛盾中。
建邺没有被统伐区优先针对,矛盾仍然停留在附属城。附属城希望矛盾能够转移到超级势力之间直接对抗。这就是此时的博弈。
~
江思在想明白这层关系后,吐了一口气。
当前,统伐区显然是标准的战略进攻方向,而本土城邦们则是防守方。建邺得量力而行,在其中尽量更多地保留下来足够的利益。
江思不禁想起现在建邺能够控制的战略集群力量。在原先,建邺有三个战略集群,一个是上淮,一个是赣北,还有一个就是东南城邦组成的防线。
赣北在当年和统伐区在赣中对峙过程中,抽掉了大量人口,现在已经残了。那里的城邦上层自己作的,就只剩自己家族的上层几百人留守偌大空旷的城池。这个人数,在过去连生物潮水都扛不住。
也就是统伐区方面碳基波动同频的影响下,他们还能保存自己据点。
至于东南城邦集群——在149年,统伐区拿下了闽区后,就已经从南部边缘肢解了这个集群。随后打通贸易线,离间了这个地区城邦和建邺的关系,其后又发展了沂水,抽掉基本盘。
建邺在这个地方也调动不了力量。
现在唯一能调动的是上淮,也就是淮冲地区。这里与沿海地区有一段距离,就算是统伐区打通了贸易路线,也都是要经过建邺的影响范围才能输入。所以在近年来的变化冲击中,还保持原先的封闭。
建邺对该地区还有号召力,可以抽调一支战略力量。
江思心里默念:江北集团是最后一支可以调动的力量。这也是最后的底牌,要谨慎使用。
~
会谈开始了,统伐区代表言语很标准化,但是逻辑简单固定。
在应对建邺时:希望在人类发展延续等议题上继续保持合作。
而在应对钱塘湾城邦时:希望该地区的当事方,能够尊重我方建议,在涉及到生存和发展问题上,不要对我方人员进行双标评判。(潜台词是,你们只考虑发展,不要嫌弃我们的数量多,想要压制我们的发展。)
所有统伐区对外沟通人员得到统伐区原对外事务部王乐康的真传,在关键问题上要“据理力争”。
谨记口诀“他激由他激,我为复读机。”
也就是“一再强调”,“反复声明”,“强烈要求”这些话术,要多说。
王晓龙在这方面青出于蓝胜于蓝,将钱塘湾地区的诸多城邦的进攻不断挡回去。
这谈判的情况,通过碳基中继信息,同步传到了统伐区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上,上百个地点的碳基信息舱中。大家对王晓龙的能力大加赞赏。
但是,“我之英雄,彼之仇寇”。
对于东南城邦负责人来说,这个出生在钱塘湾的穷小子,在如此对话中体现的‘冥顽不灵’,实在是可恶。
~
建邺这边作为博弈主导的江思很是无奈,只能端着茶杯熬会议时长,在东南方面其他城邦发言的时候,帮一帮腔。
但这样的谈判进程,却让建邺另一位成员看不下去。
秋孟非,对统伐区带着莫名的恶感,现在对王晓龙的每一句都蓄积着恼火。
在秋孟非这类极端“反统伐区”的分子看来,统伐区没资格说“为了人类”。所有的所谓“合作”都是假话。建邺方面不但不能和统伐区说合作,还要对统伐区质问,甚至索赔。
在看到江思始终是被统伐区左顾言他。
秋孟非忍不住了。在这谈判会场上,他从自己的坐位站了起来,开始放射出自己意志。这是他这一年新获得的能力,只要意志对着某个生物投射,那么这个生物就会被震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