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1347


此前朝廷就用茶叶换取他们的战马,以补充马匹的不足,“西番”各族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果蔬一类食物在那边不宜存活,
所以他们的主要食物便是各种动物的肉以及奶,这一类食物一旦长期食用容易造成积食,难以化用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身体疾病,所以他们需要食用茶叶,因此对茶叶的需求也非常大……”
“此外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又缺少物质的游牧部族来说,茶叶不仅可以当作一种食物来食用,还可以当作药物来使用,因此茶叶在他们一些人口中就成了圣药,所以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茶叶……朝廷也和他们进行茶马贸易……”
耿炳文不愧是一元老将。
说起来头头是道,虽然并不能够推陈出新,可说的很多都在点子上,也是切实可用的。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茶叶已经渐渐流入各游牧部族,并成为了他们生活不可取代之物,并有“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传言流出。
朱元璋就曾经说道:“岂为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从此之后,茶马贸易的目的就已经从易马转变成了驭番。
就算各游牧部族深知这一政策对其的不利之处,但是迫于自己本身对于茶叶的依赖性,也只能接受。
===第481章
里面的门道===
在《明史》中是这样记载耿炳文的:“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
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所以陈炳文也属于常遇春、徐达的部下,
自己是常遇春的外孙,又娶了徐达的闺女,因此与耿炳文就是在一条线上的人。
在历史上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而且他所带领的兵马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怀二志,战场上瞬息万变,只要有一支兵马给你捣乱,就可能带来失败!
耿炳文只不过是小败,之后又立刻稳住了阵脚,说明他的才能还是不错的。
不过朱允熥知道耿炳文系偏将才能,非有大帅之才,而且擅长防守,对于大规模兵团主动出击作战,他或许不擅长,
可要论到守土防御,这可是人家的看家本领!
因此朱允熥道:“长兴侯,孤王想让你前往西北驻守关中地区,以御敌冦,你意下如何?”
耿炳文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不过他还是赶紧行礼,“末将遵命!一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听说耿睿许久都没有归家,一直住在军营里面,想必长兴侯甚是想念,王忠,带长兴侯父子团聚吧。”
“是,奴婢遵命!”
“多谢殿下,末将告退……”
耿炳文这个时候真有点儿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的儿子被殿下看中,在神机营里担任一方主将,又在讲武堂里面负责训练,确实非常忙碌,
可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见不着面吧?
话说回来,但凡武将之家,出征在外,再加上交通不便,常年不回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就算父子相见,也应该是儿子来见自己这个父亲吧?如此才合乎体统。
听见了下的意思,是让自己去见自己的儿子,这……
虽然他说不上来哪些地方不对,可总觉得怪怪的。
出了文华殿,耿炳文与王忠一同走在前往出宫的路上。
耿炳文试探着问道:“王公公,殿下近来可好?”
王忠道:“回侯爷的话,殿下一切安好,侯爷不必挂心。”
耿炳文见到宫女太监正在忙碌着,没有人敢大声喧哗,一切都是小心翼翼的,一副有事发生的模样,
便忍不住问道:“王公公,不知殿下为何要派我前往关中,这里面……”
王忠把秦王薨逝的消息告诉了他,耿炳文这才明白殿下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原本关中地区的兵马,一般都有秦王节制,现在秦王不在了,却是应该找一位将领坐镇。
当耿炳文来到讲武堂,有人立即禀报耿睿他父亲来了。
这让耿睿大吃一惊,他父亲来了?赶紧翻看了一下讲武堂的课程安排,经过再三确认,可都没有发现最近有让自己父亲来上课呀。
“孩儿拜见父亲,父亲,您怎么来了?”
大堂里面,耿睿拜见了自己的父亲之后,立即就询问起了缘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