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1347


接着朱允熥又去观看了制作膛线的地方,一杆火枪能够打多远,膛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工匠正在推拉一个木质的机床,上面固定着一根已经制造成型的枪管,这一步就是要在枪管上拉上膛线。
秦逵在一旁解释说道:“殿下,这就是照着殿下吩咐的制作膛线,钢制拉杆上有切刀,它比枪膛的内径略细,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栓来调节。
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一点,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換位置拉第二條膛線。”
朱允熥问道:“秦先生,一根枪管需要拉多少条膛线?”
秦逵回答说道:“现在制作的每根枪管拉膛线五十条。”
朱允熥知道膛线拉的越多,在枪管里面缠绕的圈数越多,子弹打出去的距离就越远,
早期的线膛枪拉一条阴膛线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较好的枪拉削同样的阴膛线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数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细,越精密。
可是毕竟工匠的手艺有限,不可能无限增多,也不能按照后市的标准那样要求。
再说了,这些枪管是要大规模装备兵马的,也不可能在一根上精雕细琢,否则不但浪费的时间太久,残次品也会大大增加,
再说了,膛线越多,也就说明每根膛線中间的钢铁就越簿,子弹激发出去的时候的摩擦也会导致膛线更容易磨平,那样就需要更换新的枪管,
一只火枪更换过几次之后就废了,又需要新的火枪供应,淘汰的太频繁,就得不偿失了。
朱允熥道:“这种木制的拉床可还坚固?”
说是拉床,其实就是一个木制架子,只要是一个普通的木匠都会做,用的工具是很简单的手动木质机械,历史上美洲的殖民者就经常自己动手制作。
就是通过推拉,用拉刀削出痕迹而已,虽说没什么技术难度,可却是个耗时耗力的活。
原理也很简单,就算是拿个大小合适螺丝往铁筒里砸,退下螺丝以后也会留下刻痕。
秦逵回答说道:“回禀殿下,这木制的拉床终究不堪长时间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不过胜在便宜,制作简单,倒也很好使用。”
木质的虽然结实,可来回拉动的时候难免晃动,连接之处也会出现松动,这样一来就没办法保证精确了。
7017k
===第431章
进击的瞿陶===
朱允熥想了想,非常和气的说道:“以本王之见,还是换成铁制的吧,不容易损坏,
固定的也更加结实,不至于有所偏差,呵呵,两根枪管就比一副拉床贵了,孤王心疼呀……”
秦逵行礼道:“是,微臣遵命。”
朱允熥又看了看他们是如何拉膛线的,并且拿起已经做好的枪管仔细观察,在这道工序上停留了很久,这才转到下道工序。
朱允熥想着制作一些膛线更多的火枪,这样射程和精确度也会打打提高。
如果建立这样一支兵马,尽管人数可能不多,却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
就想后来的特种兵,自身能力突出,再加上比别人更厉害的火器,那简直如虎添翼!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等这些工匠熟练了之后再制作不迟。
之后朱允熥又看了剩下的几道工序,因为这些工序在制作的时候秦逵就和自己讨论过,许多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再结合实际情况,
所以看下来,总体的感觉是让人非常满意的。
朱允熥嘱咐道:“火枪的坚固程度一定要有保障,每一杆枪都要知道是谁制作的,孤王可不希望士卒因为自己人制作的火器而丧命!”
“所以每一杆枪是哪些人制作的,都要标记清楚,绝不能马虎!”
秦逵道:“殿下放心,没杆火枪上都有编号,都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做的,每组共享都会登记在册,便于追责,所以绝不会出问题的。”
一杆火枪制作,不是由一个人制造完成,而是由不同人协作,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剩下的工序由别人负责。
所以火枪上所写的编号,就是指着那一组工匠,上面会记载着负责不同工序的匠人名字。
真要火枪炸膛,或者出了别的问题,只要到工部查询那一组人就行了。
朱允熥听完之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道:“如此甚好!每月订下产量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完成,
或者超额完成都有相应的奖励,对于成绩优异的组,可以多发奖励,以此来激励众人。”
朱允熥可知道磨洋工和拿命干的区别!
这里面相差一倍那都是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