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1347


高老博士眉头微皱,担心的说道:“殿下,如此一来,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赏赐,恐怕真的会……那岂不是罪过。”
朱允熥明白他们是怕自己输了,会有失体面。
不过自己好歹也受过二十一世纪良好教育,
要论写文章,
读四书五经,可能不如他们,
不过要说到算术,不是自己吹牛,简直能甩他们三条街!
毕竟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算术上的东西,他们并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
朱允熥道:“这里是国子监,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朝廷有令,在国子监中只分长幼,不论尊卑。”
“本王虽然是储君,但到了国子监也是同样需要守礼,因此只论才学先进,不论君臣。”
有些改革是大刀阔斧,有些却是润物细无声。
如果没有有才能的人,没有学问的支持,很多事是办不了的!
朱允熥现在并不准备如何改革,可是却能够培养一大批真正的有用之人!
“各位,接着往下说吧,监生的课业上,国子监是如何安排的?”
“回禀殿下,监生的课业背书,一般每三天检查一次,每次须背诵大诰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不但熟记文词,还要通晓义理。如背诵讲解全不通者,要被打十板。”
“第二、写字,每日一幅,一幅的标准为每行十六字,共有十六行,总计二百五十六字,不拘家格,或东汉王羲之、王献之或欧阳询、虞世南,或颜真卿、柳公权均可。”
“不过,要求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于书法。而且当日完成,当面交本堂教官批阅,以圈改字少为最,逐月通考。”
“第三、作文,每月写六篇。本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不及道数,仍要逐月作完送改,以凭类进,违者痛决。”
朱允熥道:“作文每月六篇多了,就改成三篇吧,文章本天成,何须精雕细琢,若是练习太过,未免有了工匠气息,反而不美。”
“另外还要君子六艺都要学习,总要留出一些时间的……”
幸运的是,现在还没有到八股文占据天下,人人只知道学习孔孟之道,把律法、算术、习射丢到垃圾桶的地步。
就像在后世某些学校,体育老师总是生病,甚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得了绝症!
现在的读书人六艺都会学习,国子监也会安排专门的课程,不过重视程度就另说了。
朱允熥举行算术比赛,也是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六艺呀。
明朝监生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休假两天,其余时间就是上课和自习。在一个月中,监生背书就占了十三天,复讲占了八天。
也就是说,监生自学和检查学业就占去了二十一天!
监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为了应付科举所做的平时准备,包括八股文写作训练、诗赋创作、策问回答等考课形式,而且在每次考课时均须监生到场,并点名核实。
时间不够,重视不够,他们那会研究别的东西!
在朱允熥的主持之下,国子监又制定了多项规矩,无论是监生的出操,夜晚在寝室休息,还是在学堂里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不过这些原先就有章可循,只是再次重申,吩咐加以执行罢了。
话说完了,张辅请命说道:“殿下,那些擅自离开国子监的监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朱允熥当着众人的面,说道:“严厉警戒一次,下次再犯,永不录取!”
“是,属下遵命!”
张辅欣然领命,谁的话都不好使,国子监是殿下说了算!
朱允熥看着众人,叮嘱说道:“诸位先生,国子监的重要对于朝廷而言,是毋庸置疑的,以后本王也会格外关注。”
“规矩已经定下了,盼望各位先生从今以后,能够严格执行,滥竽充数,不思进取,扰乱学堂之人,尽数驱逐!”
“盼望诸位先生,不要令本王失望……”
“臣等惶恐,多谢殿下教诲!”
他们都明白,让殿下失望的代价!
今日他来到国子监,尽管让自己这些人非常难堪,毕竟揭了国子监的短。
可是按照殿下杀伐果断的性格,今天既没有杀人,也没有当场处置官员,已经算是非常客气的了!
不过国子监如果还是这番模样,殿下该如何处置,那就说不好了……
此时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心怀忐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