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7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1347


孔思模赶紧上前说道:“回禀上差,小可孔思模,不知上差有何指教。”
这人是东宫的太监,来的时候自然知道东宫对他们的态度,便客客气气的说道:“思模公客气了。”
“我乃侍奉东宫皇太孙殿下之命而来,皇太孙殿下命尔临摹一副孔圣人画像,并且差人送到京城!”
“并且孔家可以推举一人,在京城担任翰林院五经博士一职!”
“……”
孔氏南宗的人一时间有些失神,这些话听在耳中,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本来太监想着他们肯定会大大欣喜,立即叩头谢恩,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群呆若木鸡……
“思模公,还不快谢恩啊!”
经过太监一提醒,孔家上下这才回过神,赶紧跪地谢恩,“草民多谢皇太孙殿下恩典!”
一个个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胸膛不住的起伏,就连手都有些颤抖,显然他们的心情非常激动!
临摹孔子画像进京,授予五经博士的职位,显然皇太孙殿下是在看顾孔家呀!
以前饱受北宗的打压,没有一個人肯为他们说话,现在居然能够入得了皇太孙的眼!
这是何等大的惊喜,何等大的恩德啊!
孔克准悄悄的,又狠狠的掐了掐自己的手,直到钻心的疼痛传来,他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做梦!
孔家上下得了恩典,对传信的人也极为客气,赶紧给他们塞了财物。
不过却被传信的太监拒绝了,现在可不是贪便宜的时候,况且殿下时常都有赏赐,再加上王忠严格的手段,谁敢收受贿赂?
自己还想留着命,继续在东宫服侍呢!
孔家对于这次机会非常感动,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所以也越发重视,回到家中之后,赶紧打开供奉孔子夫妇的祠堂,让家中善于画画的丹青高手临摹,力求尽善尽美!
同时,孔思模也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孔克准,带着画像进京,担任翰林院五经博士。
孔克准是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在历史上永乐初,孔克准才被获准进入太学,那时候他已经三十多岁了。
不久担任工部都水司主事,此后,历任太常博士、太常寺丞等职。
孔克准和其他孔氏南宗族人一样,虽自幼生活于衢州,但时常思念曲阜,于是请人作《鲁林怀思图》。
杨士奇《鲁林怀思图诗后序》写道:“推克准之心,诚由先圣之道,可谓孔氏贤子孙矣。”
所以孔克准也有个称号,就是孔氏贤子孙。
杨荣称许孔克准追念本源之孝思。
当时为孔克准《鲁林怀思图》题诗或作序的尚有历任侍讲、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的金幼孜,历任翰林检讨、修撰、侍讲等职的王洪,翰林院庶吉士吾绅等。
杨士奇和杨荣,就是历史上三杨辅政的其中两位。
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为他题词,估计是有政治的原因在内,毕竟大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关系重大!
至于是否是朱棣授意,想要敲打北宗,那就不得而知了。
两日以后,孔克准拜别家人,携带着他们家连夜临摹出来的画像,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他并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把屠刀……
===第372章
真真假假钉死人===
“话说,在济宁府有个曲阜县,有这么一户人家,家宅百里,房屋那叫一个多,屋子里能骑马,院子里能打猎,
雕梁画栋,那叫一个漂亮!”
“这家有一位三老爷,那叫一个阔气!吃穿用度那叫一个锦衣玉食!各位看官,说出来吓你一跳,三老爷一顿饭要吃上三十头牛!”
“您可能觉得我胡说八道,一個人就是再能吃也不能吃三十头牛啊,
并且听我慢说,
这位三老爷吃牛肉,
只吃牛舌尖儿的那半寸,就是三老爷这么一盘牛舌,可不得三石头牛吗。”
“烧开了一大锅热油,用个往牛舌上这么一倒,那叫一个香甜……”
“这还只是三爷的一道菜,还有一道菜,是用十年老公鸡鸡舌做成的,一盘菜得杀一百只鸡,您以为是不是以为,就是一百只鸡吗,那还不简单?”
“各位看官,这道菜可不简单,先用一百条活蹦乱跳的鲜鱼熬成大锅鱼汤,再杀一百头羊,只取羊脑,
再熬成一锅汤,
接着还有杀一百只大鹅,只取左边的鹅掌,
最后这三锅汤熬成一锅,这才把鸡舌下进去,直到用大火收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