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347


可也有例外。
南京距离北平两千余里,四皇子燕王朱棣却早早的收到了消息。
“属下见过燕王殿下!”
此时一个身披黑色袈裟,年有五十的和尚出现在了朱棣面前,只见这和尚眉毛粗黑,比一般人要长上许多,留有一撮浓密的短须。
一双眼睛明亮异常,如同鹰隼一般,却又透出几许狡诈之色。
“坐下说吧。”
坐在书案后面的这人满脸英武坚毅,身材魁梧,体态结实,面庞呈现健康的麦色,颇有将伍之气,年纪看起来三十有余。
这位就是当今皇帝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在原本历史中的大明永乐皇帝,明成祖!
朱棣自从接到太子薨逝的消息,就在书房里苦思冥想,思量权衡。
可想了半日,朱棣仍然没有理出一个头绪,只好命人把道衍和尚请过来。
道衍和尚也不客气,走到旁边的椅子跟前便坐了下来,开口问道:“看王府里正在张罗祭拜的事情,莫非是南京出了事情?”
朱棣眉头紧皱,说道:“我兄长太子朱标薨逝了……父皇让各地藩王就地悼念祭拜,不可回京。”
道衍和尚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正常,各地藩王若是回京奔丧,动静太大,而且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皇上由此考虑也是应当的。”
“唉……”,
朱棣叹了一口气感慨的说道:“太子的身体一向不算强壮,没有想到竟然会英年早逝,这让父皇如何接受得了啊。”
道衍和尚接着说道:“老朽也听说过太子身体孱弱,长安一行就带着疾病,回到南京之后一直没有痊愈,
没想到竟然因此而亡故,天意使然,非人力所能左右,还请殿下节哀顺变,不必未必哀伤太过。”
朱棣叹了口气说道:“兄长天不假年,让我这心里很乱,请大师为本王念念经,超度一下兄长的亡灵……”
道衍和尚却摇摇头说道:“经什么时候念都可以,但是现在殿下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念什么经,而是该想想以后如何打算。”
驻地揉了揉发紧的眉头,说道:“本王现在头脑一片混乱,哪里还能够想那么多,既然大师说到这里,就请大师为本王舒缓舒缓吧。”
道衍和尚姚广孝是何等精明之人,当听到朱棣的召见之后就立刻明白了朱棣找自己的目的。
所以根本就不用多说,因为有什么样的谋划二人心里早就再清楚不过了。
===第31章
野望===
姚广孝眼睛之中流露出来一丝锐利,说道:“老朽请燕王殿下准备做皇帝!”
姚广孝虽然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
他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
洪武年间,因其故友宋濂、高启多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对洪武朝政治怀有强烈不满。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祈福。
姚广孝经人举荐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住持大庆寿寺。
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
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谋反定信心。
以后更是一路支持朱棣夺位成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
而著名的白帽子事件,王上加白成为皇,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既然是自己身边的谋士,出这样的计谋朱棣并不意外。
只是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父皇会不会把皇位传给我?”
姚广孝反问道:“殿下以为呢?”
朱棣眉头紧锁,好像自言自语说道:“父皇曾说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那父皇可立的只有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五弟朱橚并不符合……”
他所说的是事实,按照《明史》记载,马皇后一共为朱元璋生下了五子二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