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47


而这里所说的鲙,指的正是生鱼片,《汉书·东方朔传》中又说道,生肉为脍。
当时把牛羊鱼肉都可以做脍食,后来,人们发现畜产动物做脍不合适,就保留了吃生鱼片的习惯。
鲙字也因此与脍字混用,以致于现代,一提脍字,指的就是生鱼片。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由此可见,在中原大地相对于鱼生的喜爱到了何种的程度。
而云南更是山水众多,在当地也有吃鱼生的习惯,但是鱼生往往里面有很多寄生虫,非常危害身体。
而沐英时常带兵打仗,很多时候吃东西就没有那么讲究了,生肉和鱼生也就成了便捷的食物。
所以朱允熥这才特地嘱咐!
===第120章
蜀王===
朱允熥又絮絮叨叨的叮嘱了很多事项,沐英听着没有任何的厌烦,反而心中非常感动。
陛下和殿下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还是把自己当做家人一样啊……
第二天朱允熥辞别沐英和瞿能,踏上了回程的道。
不过此时返回京城就不用那么着急忙慌了。
叛乱已经平定,心中稳妥了。
所以朱允熥便来到江边,乘坐大船顺江而下。
身后的船只里面都是被押解的一千战俘。
蜀王在得知徐辉祖调集卫所兵马以后,这才知道自己的侄子已经到了战场,并且都要与叛军决战了!
蜀王知道以后大惊失色!
自己的这个侄子也太跳脱了!
真是胆大包天!
自己还在成都的王府里面等他呢,他却已经平叛去了!
自己的父亲可是明说了,要从东宫皇孙之中选立太孙,那可是国家的储君啊!
而朱允熥又有很大的希望,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老爷子可饶不了自己!
淮西勋贵还有自己的老丈人蓝玉,也得找自己算账!
因此蜀王立即下令,乘坐着舟船沿着闽江而下,还没有到达宜宾,就听说朱允熥的船队就已经行到了近处。
因此蜀王朱椿就在岷江的尽头,与金沙江的交汇处宜宾下船,设宴招待侄子。
而宜宾就是岷江、金沙江和长江的交汇处,过了宜宾就是长江水道了。
朱允熥正在沿着金沙江东进。
铁铉进入船舱禀报说道:“启禀殿下,蜀王听说殿下前去剿灭叛贼,就率领王府的卫队南下,此时正在宜宾设宴等候殿下。”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命令船队加快进程,不可让十一叔久等!”
“属下遵命!”
船队立刻就加快了行程,不多久便已经到达了宜宾。
朱允熥还没有走下船就看见蜀王带着王府的官员站在岸边等候了。
朱允熥连忙快走几步,行礼说道:“哎哟十一叔,您怎么在这儿等着了,这不是折煞我了吗。”
蜀王朱椿一把将他扶住,连连查看说道:“快给我看看,受伤了没有?伤到哪里了没有?”
朱允熥回答说道:“十一叔你就放心吧,我这不是好着的吗,那群乱贼怎么能够伤得了我呢!”
朱椿故作不悦的说道:“我在成都的王府里面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你去呢,谁知道你一声不吭的就去平叛了!这要是出点什么事我可怎么给老爷子交代啊!”
朱允熥赔笑道:“多谢十一叔关爱,我这不是想着等平定了那些毛贼,再去拜会您嘛。”
朱椿笑骂道:“臭小子!还给我打马虎眼!……不错……不错!我这边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呢,你就已经把叛乱平定了,佩服!”
又拉着他的手说的:“走!我为你准备了川蜀之地的美味,那可是在京城轻易吃不到的,我们边吃边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