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1347


于是行礼说道:“瞿能见过魏国公。”
徐辉祖回礼道:“瞿大人不必客气。”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等他们见过礼,便雷厉风行的说道:“瞿大人,我来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要作壁上旁观,我来乃是要平定叛乱的!
现在叛军的情况如何,还请瞿大人讲解一二。”
===第84章
猛将===
瞿能点点头说道:“属下遵命!有殿下指挥平叛,属下一定竭尽全力辅助!”
于是便开始给朱允讲起了敌军的情况。
瞿能本就也是勋贵一脉,对朱允熥当然不会陌生,再加上蓝玉的关系,对他天生就有一种好感。
在来的路上朱允熥也已经非常详细的了解了瞿能这个人。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还真是被惊讶了。
这是一员猛将啊!
瞿能有雄才大略,少年的时候随父从军,作战经验丰富,善于骑射,明白韬略,名闻朝野。
在蜀期间,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相处融洽,使巴蜀之地政令通畅,民心大顺。
从此四川政权稳固,军民也非常团结。
战后的蜀地经济衰败,百废待兴,瞿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屯军戍边,强化军事,平定动乱,稳定民心。
为响应朱元璋提出“以茶易马”的方略,瞿能在永宁,雅州碉门设茶马司,办理征茶买马各项事亦。
并且以四川一带所产茶叶作为官茶,确保易马的资源保障,繁荣了经济贸易,充实了军队装备,使甘孜、阿坝、青海等雪区良马源流往内地,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瞿能不断善于政务,他的治军水平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认可。
那些年云贵一带战事未稳,特别是“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安顺一线战情复杂,军队屯扎尤为密集。
因此瞿能守四川犹为谨慎。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西番蛮民复叛,朱元璋急遣凉国公蓝玉率瞿能往大渡河邀击之。
蓝玉与瞿能旧交甚厚,两人俱名冠三军,经周密部署,决定分兵征讨。
瞿能率部直逼散毛洞,也就是今日的恩施。
此处诸洞惟散毛最大,种族甚多,喜战斗,不畏死。
瞿能攻无不克,一路围剿,不日擒土目刺惹等万余人,械送京师,余蛮退走,散毛悉平。
蓝玉奏请朱元璋,由瞿能分派一千五百名士兵驻守此地,增置大田千户所,也就是今湖北咸丰县城,严防番人的再次复叛。
为了使番民长治久安,瞿能组织民众兴修水利,发展牛耕,培育良种,使大批的流民入境从事农垦。
一时间聚积人口不下数万,布满村落,使这一地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治理。
历史上,在靖难之役的时候,瞿能领子瞿郁、瞿陶率千骑、借助云梯,乘张液门守军不备,突然袭击,燕军不可敌。
瞿能带着儿子们遂砍开城门,领千余将士,就准备冲城,又恐城中宽大,无兵接济难以脱身,立于城门,呼喊后兵接济。
可惜他跟随着主将是李战神
李景隆暗想,此城已经非常垂危了,瞿能今日能登,他日我也能破。
为了正夺打下北平城的功劳,李景隆又有迷惑操作。
李景隆就立即飞马传报瞿能,令其孤军勿入,以防暗算,待明日率大队人马一齐杀入。
瞿能得了军令,不敢违抗。
况且他只有千人,就算真的杀入城中了,也根本无济于事,因为城里面还有守军,最后无奈之下只得退出城外。
由此南军错过了绝好的破城机会,使守城的朱棣长子朱高炽得到了喘息。
瞿能破城,让驻守北平的朱高炽大吃一惊,亲自临城审视,见城上平硬,没有可登一处,也稀奇他们是怎么大上来的。
不过还是慌忙督促士卒汲水灌湿。
那个时候正值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一夜寒风,北平城就已经成了冰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