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7/1347


也不怪朱允熥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了,如果是自己,肯定玩命的干!起早贪黑的干!
就算稍稍提拔一下也值得啊!比如社区书籍……朱允熥可以保证自己不矫情,保证不为错过孩子成人礼哭泣!
「陛下,如果在缴纳田赋丁税的时候,越过里长不经他们的手,让百姓自发组织前去官府缴纳,不知道是否可行?」铁铉试探的问道。
朱允熥没有回答,齐泰眉头紧皱道,「可行是可行,只不过有些片面……」
「官府所掌握的黄册和鱼鳞册,都是由他们统计之后呈报上来的,这里面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太多了……」
「就拿今日之事来说,那位里长完全可以把刘家列为寄零户,也可以免除他们的劳役,可他并没有那样做
,反而故意压榨……
同样的,在申报田地,人口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隐匿土地人口,从而逃避朝廷的赋税……」
铁铉摇头叹道:「为今之际,看来只有想个办法,把官府对于百姓所有的事都绕过他们,让他们只负责教化,不插手有关利益之事……
毕竟财帛动人心啊,让他们守着钱财却不贪婪,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朱允熥道:「田亩,丁税,劳役,这些必须收归官府,中间插手的人越多,百姓所受的盘剥和伤害就越多!
而且有些地方会收取朝廷没有收取的苛捐杂税,各种条目层出不穷,百姓根本无法辨别,所以这也给了贪官污吏机会……」
铁铉齐泰听了连连点头,老百姓地里的庄稼虽然便宜,甚至可以用廉价来形容,收取的时候只要付出极少的钱就可以了,
但是经过中间商层层过手,层层取利,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中的时候已经是让人快要吃不起的存在了!
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一些胥吏巧立名目,收取钱财,老百姓只好听从缴纳,他们哪里懂得是不是出于官府的「正税」,
===第608章
等到威望够了……===
朱允熥目光灼灼的看着齐泰铁铉,郑重的说道:「朕心中有一个想法,今日与你们二人说说……」
顿了一下道:「就是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减轻无地、少地百姓之的负担,地多者多交,地少者少交,
从此以后,大明对百姓只有这一种税收,也好杜绝克捐杂税,你们觉得如何?」
不仅仅是齐泰铁铉,就连一旁的张辅王忠都吸了一口凉气,大大的震撼!
「陛下……」
齐泰喉咙蠕动了一下,咽下心中的惊讶,行礼道:「这样一来丁银与田税并在一切……只收取田税,确实能够在让做到均衡,地少和无地的百姓担子也会轻省许多……
只是……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富户恐怕不会高兴……」
说到最后,其他也犹豫了起来,并且话中多有含蓄。
朱允熥明白,岂止是富户不高兴,甚至包括大明的官员士子也会不高兴!
除了朝廷免除他们的不用交税的土地之外,还有很多百姓把田地挂靠在他们的名下,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部分钱就见了他们的腰中。
如果按照土地的多寡来交田税,那这部分钱他们就捞不到了!
「不过正如陛下所说,如此一来就可以让百姓把田税直接交给官府,对百姓只有这一种税,人人都清楚明白,乡老里长就没有了中饱私囊的机会……」齐泰又补充道。
朱允熥感叹得道:「其实在这方面也是大明的一大弊端,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朝廷,只留在各处,
在朝廷里,也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朝廷也未涉及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
简单的说这一部分钱没有上交国库,而是留在了地方。
既然留在地方,那么国库的收入肯定就少了,并且这一部分钱财至终流到那里,是不是被贪官污吏给贪墨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地方官府为了增加收入,让自己手头的钱活泛起来,也难免会对百姓「增加」丁数,例如把小孩子算做丁口,或者人死了之后,官府不给消丁,还按原来的数目征收……
一旦实行「摊丁入亩」,那地方上就没了「进项」,也便于朝廷对地方官的控制。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这本就是不公平的,
如果不按照田地的多少来交税,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富户豪商就会绞尽脑汁、用尽手段抢夺百姓赖以生存的田地。」
看着他们,朱允熥道:「所以朕才有摊丁入亩的考虑,不过现在也仅是一个构想罢了,还不是推行的时候……」
摊丁入亩是一定要做的。
能够减轻百姓负担,能够抑制富族豪强,也能够减少土地兼并,还能够增加朝廷的税收,
有这么多好处,推行是必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7/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