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8/1347


又露出一丝笑容,对众人说道:「各位百姓,这次里甲役所干的活也都是为了咱们自己,要是能把路修的再宽一些、平整一些,
那说不定往来走这条路的客商行人就会更多了,到时候村子里就可以开茶寮,开一座饭馆子,甚至开一家小客栈都行!」
王里长用带着蛊惑的语气道:「大家想一想,茶寮、饭馆儿、客栈要是能开起来,那就是咱们村子里的产业,到时候每家每户能分多少钱?
别的不说,过年的时候让大家都过个肥年那是轻松容易,真要经营的好,甚至都能超过地里的庄稼收成!」
「要是不赚钱,大伙想想,那些有钱有势的老爷们为什么都开铺子?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难道你们就不想要?」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憧憬了起来。
按照目前村子路过的行商数目,铺子还开不起来,可真要是把路修的平整一些,直达官道,那行人必然会兴旺起来!
到时候说不定每家每户真能大赚一笔!
见众人都在思索当中,不在言语,王里长捋了捋胡须,满含笑容的说道:「刘勇,大后天,记得去呦。」
「黑心的畜牲!」
瘫坐在椅子上的刘勇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道:「这些年我没少给你们家干活,现在我摔断了腰你就落井下石,你tnd真是黑了心!良心被狗吃了不成!」
「各位父老乡亲,叔伯兄弟,王里长他根本就没良心!他这么
逼我们家,就是想让我把家里的地卖给他呀!」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顿时露出惊讶的神情!上下审视着王里长,想要从他身上得到答案。
被戳破了诡计,王里长脸上一僵,赶紧对众人说道:「你们不要听他胡说!他是在血口喷人!」
刘勇指着他,愤怒道:「你敢做不敢认吗!是谁到我们家说要买我们家的地,你说我瘫了,以后地也种不成了,留着也是荒芜,还不如卖给你换一些钱财!
你还说地卖给你之后,就让我们家做你的佃户,以后也饿不着,你敢说这话你没说过吗!难道是夜半的鬼话不成!」
本村之间,大多数都是以相互帮衬为主,很少有趁机掠夺他人田地的,一来是因为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谁家的红白之事都需要别人帮助,
二来是因为都是大家伙都是一个村子的,田地差不多,家业也差不多,虽有贫富之差,可中间的差别并不大,达不到钱多的能压死别人的地步。
所以百姓中间就算有些不合,也不至于夺人田产,
尽管是用买的。
见众人变了脸色,王里长心知事情不妙,也不理会本家,赶紧对众人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是说过要买他们家的田,可那都是出于一番善心呀!
官府征收田税的时候,他们家交了田水之后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再加上他摔断了腰,一两年都干不了活,光是汤药费就能压死他们!」
「我也是心生怜悯,所以才提出买他们家的地,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还承诺以后让他们做佃户,有个灾病我也能帮衬一二……」
王里长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官样文章,为了安别人的心,让他们答应卖田地罢了!
真买了田以后,刘家没有劳动力,王里长还能养着他们家不成!
不等众人发出声援,王里长就赶紧道:「乡亲们,大伙都是明眼人,我这一番苦心你们都明白,我也不怪刘勇误会……
对了,我家大儿在县城开了一家馆子,也挣了一些钱,等咱们村的行人多起来,就让他回来教教大伙,带着大伙把生意铺面做起来!到时候一起赚银子!」
没有人不爱钱,没有几个人能抵抗住钱财的诱惑,所以在利益面前,那仅有的正义也变得越发稀薄了……
就算有一两个人觉得里长所做的不妥,可没有了众人的义愤和支持,他们也不愿做那个出头鸟。
这就是人性。
「王叔,您是乡里的老人,您给评评理,里长这么做还有人性吗!」
刘勇见众人都不吭声,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转向了站在人群当中的「老人」。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在基层的建设上,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乡村建立老人制,
由「老人」治理乡村民间的各项事务纠纷,举荐人才,收取赋税,监督官吏的贤恶良善等,成为大明「皇权不下乡」的制度下,维护底层的手段。
这里的「老人」,不是指按年龄划分的老年人,而是指地方乡村上的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士绅,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是上了年纪的长者。
事实上,利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甚至是年高有德的老人来管理乡政,其实由来已久。
早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在乡村设置「三老」制度。
后来唐朝使用的是「里正制」,宋朝采取的是「乡都制」,但其本质都是利用乡村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年人来辅助知县治理乡政,也是对代表皇权的知县的权力补充。
其老人须令本里众人推举平日公直,人所翻及者,或三名、五名、十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8/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