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1682


张文程一愣,这半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长沙县虽然冠绝湖南,但对于您这样的判官来说,却是极难的。”
周大成老实地说道。
“这又是为何?”张文程不解其意。
“嘿嘿,长沙位置好,百姓们又无多少饥荒,每年顶多是些许洪水,比中原强太多。”
周大成笑道:“如此繁荣,这也让长沙百姓眼里只有钱,人人多见利开眼。”
“换句话来说,百姓斤斤计较,乐于出钱请诉讼,打官司。”
“啊这!”张慎言闻言,颇为无奈:“这与南京何其相似?”
“一群刁民,只有钱财而无仁爱,见利忘义之徒,果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一想到这里,他仿佛就见到了自己日后案件堆积如山的景象,天天耳边都有苍蝇嗡嗡叫。
真是让人烦躁。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后悔了。
“好讼”之风盛行于南方,尤其是明中后期,政府管理松弛,城市化,商业化发展,让官府推崇的“无讼”成为了虚幻。
而其也催生了讼师这一职业的大肆发展。
当然,对于官府来说,诉讼多就意味着民风不古,这是在否定他的治理能力,更是影响他的前途。
而且,官场上奉行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一旦疏忽了某个案件,就会给他政治生涯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官员们都不喜欢诉讼。
===第263章密匣之奏===
紧赶慢赶,终于在六月中旬,张文程来到了长沙县。
只见,一眼望去,古朴的长沙城巍峨壮观,宽阔的护城河十来丈宽,宛若一道大河,巨大的吊桥上,人如蚁群。
牵驴的,赶车的,背柴的,牵儿带女的行人,行囊臃肿的商贩,更是络绎不绝,让人目不暇接。
而一接近长沙城,骡子与驴身上的行囊却直接解开,一伍将士穿上了铠甲,手持长矛,瞬间威风凛凛起来。
而张文程则在两个仆从的服侍下,穿上绘有绣溪敕官袍,在一片黑白色中,青色的官袍显得格外的显眼,头戴乌沙帽,腰系素银带。
掂量了下脚上的黑步靴,张文程摆摆手:“走,入城。”
人靠衣裳马靠鞍。
这一身行头出来,如同鹤立鸡群。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派人去往城中通知。
不一会儿,只见以县丞为首的官吏,浩浩荡荡而来,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可是张判官一行?”
老迈的县丞咧着嘴笑道。
“不敢劳烦大驾。”
张文程只见,除了知县外,县衙的其他人都来了,心中顿时一噔。
看来这位县尊还是恼他夺了诉讼的权力,心里不喜啊!
微微一笑,张文程递上了敕牒、告身,官印。
县丞不敢怠慢,忙认真地端详起来,又身旁的积年胥吏讨论起来,好一会儿才罢了。
这也不怪他如此,实在是这官印,敕牒,告身,都是豫王府印下的,没有皇帝的玉玺,着实崭新的很。
见识的少了,自然得仔细看看,不能出错,闹了笑话。
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待着最后的结果,气氛颇有些僵硬。
“张判官风尘仆仆,真是辛苦了,老夫耽搁了时间,罪过罪过,走,已经定好了酒席,为你接风洗尘。”
县丞开口笑道,一时间气氛瞬间活泛起来,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