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1682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这不是正统王朝应该做的事。
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急忙入盛京讨论决策。
范文程指出:“闯贼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
其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货,士忿矣;掠人赀,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而破也。”
又极力鼓吹说道:“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于是,多尔衮心中大定,挥手道:“国中凡七十以下,十岁以上,皆从军之。”
范文程上书后,第五日,即四月初九。
多尔衮率八旗劲卒十余万,领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将领与“三顺王”孔有德等将士离沈,进军关内。
===第144章一片石之战===
此次入关,乃是入主天下,多尔衮采纳洪承畴、范文程的建议,严格约束军纪,秋毫未犯。
进军路线,则采纳了洪承畴的意见,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避免顿兵山海关坚城之下。
四月十五日,清军到达翁后,意外地遇上了吴三桂的使者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携带求援书信。
“我倒是要看看,这吴三桂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多尔衮虎背熊腰,身着盔甲,胡子拉碴,一笑,整个军帐似乎都晃动了。
杨坤,郭云龙二人,虽然也挺值得腰板,但仍旧不可避免的有些畏惧。
其余的满清将领,更是虎视眈眈,杀气四溢。
一旁,洪承畴身着长袍,站立侧边,面目严肃。
“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
则我朝之报北朝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酧,不敢食言。”
“洪先生看一看!”
多尔衮沉声道。
“遵命!”洪承畴应下,拿起书信看之,良久,他才笑道:
“吴总兵愿献山海关,以抗闯贼,复弑君之仇。”
这下,满军帐的将领们议论起来。
讨论的很热切,但大家的心思还是一样的:
能翻山海关,谁愿意绕道?
“那就打吧!”
多尔衮冷笑一声,脸上满是激动:“告诉你们的总兵,只要献上山海关,我不仅会帮他打败李自成,还会封他为藩王,世世代代以袭。”
于是,一旁的洪承畴,就草拟起回信,大致的意思全部都在信中。
得到书信后,吴三桂心中大安。
四月十三日晨,大顺军由北京向山海关进发。
行至三河县,遇到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谎称仍愿意投诚,请求缓师。
在这关键时刻,李自成自信满满的应下。
在他看来,大兵压境,吴三桂父母,妻妾,都在军中,肯定投降。
他选择了缓行,并且派人去谈判。
于是,到了二十一日,吴三桂出兵迎战,李自成才后知后觉,恼羞成怒:“竟然敢戏耍我,真是该死。”
于是,大军齐出,威压山海关。
当晚,清军至山海关外十五里处一线集结,目睹两军交战。
这时的顺军,士气高昂,百战不殆,对于山海关内的吴军,具有极大的心理优势。
另外,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不擅长守城,导致己方损失颇大,兵无战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