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6/1682


“这么好的路,几天功夫就能到密云了。”
他们这些人,是准备去往草原收购牛羊,以及羊毛等草原特产。
由于将要过冬了,草原牧民们必须要储存足以过冬的草料,所以自然就宰杀那些老弱牛羊,避免损耗。
更关键的是,听说朝廷在哈喇河套附近,要修建一座新城,就在密云后卫古北口以东不到百里,距离京城不到五百里。
这是那些中小商人的机会,一座新城的出现,将会创造不少的商机。
由于没有携带火器等违禁物,所以只是交了关卡费,一行人出了古北口,眼前就是草原。
“大哥,这新城叫什么名字?”
“听说叫承德,承皇帝恩德。”宋良捻着胡子,笑道:“昔日的赤峰,那是察哈尔部的故地,距离朝廷太远,所以就再建一座承德。”
等他们抵达承德时,这里热火朝天,城墙已经修好,正在挖掘护城河,大量的沟渠也在修建,显然是想将这里变成粮仓。
而最醒目的,这是一座巨大的寺庙,金光闪闪的佛像高达两丈,让人望而生畏。
喇嘛们身着僧袍,虔诚的佛音绕耳,让人不自觉地就平静许多。
大量的牧民们踊跃参与下,佛寺总是第一个建成的。
寺名承德,皇帝御赐,整个城池也因此得名。
而对于远道而来的商队,所有人持欢迎态度。
羊毛,羊皮,各色草原特产,应有尽有,铁锅、茶饼、盐巴也尽被兑换出,车队满满当当。
不过宋良想要的,却是经营商铺。
(本章完)
===第九十三章俄罗斯使臣团===
哈喇河套虽然小,但附近却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方圆数百里的湿地草原,水草茂盛,万物生长。
宋良抵达时,对于承德的倒是颇有几分惊喜,只是在购买商铺时,遇到了阻碍。
城池尚未建成,商铺还得等半个月。
由此,他倒是闲下来,在承德附近闲逛。
规模庞大的承德市自然是首选,喇嘛们念叨着佛经,梵音入耳,别有一番的宁静。
捐赠了百块银圆的香火,他得到了寺庙的欢迎。
这在地广人稀的承德,哪有这般富裕的牧民?
主持是察哈尔大喇嘛(班婵徒弟)的徒弟,来自于汉地,立马跑过来,温和道:
“承德寺乃皇家欶造寺庙,得拨银万块,上个月才刚刚建成。”
“城内也粗糙,若是施主不嫌弃,可暂居在本寺,一应当吃食是不少的。”
宋良等人自然应下,他当然明白,这是人家的揽香火之道。
商人们也是信徒,入住寺庙自然就会捐赠香火,随着承德越来越繁荣,提前与商人们交好是个不错的主意。
游览了下承德寺,只见占地百亩,大小院落二十余间,殿宇十余座,佛像个个虽然不曾贴有金身,但雕刻的极为威严。
万块银圆,恐怕修不起来。
主持前面带路:“本寺欶造时,人力近三千人,齐心数月方成,先有了本寺,随后才建了本城。”
原来,方圆数百里的牧民,都是皇帝的汗帐,即包括了蒙古妃陪嫁的奴部,以及从察哈尔割下的牧民,合计超过了五千帐。
随着承德寺的建成,再加上承德贴近京城,北上赤峰的商贾们都要在此落脚,成为中转站。
朝廷见此,为了更好的管束汗帐,处罗可汗的本部,所以就在此建城,以为前哨站。
“蒙古诸部遵皇帝为处罗可汗,此地为汗廷,附近的部落为汗帐,这里才是人间第一盛处……”
商队上下入院落歇脚。
对于喇嘛的管理,朝廷理藩院自有章程。
第一等的,自然就是法王级别,整个青藏高原只有两个,班婵、达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6/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